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离骚汇订

输入关键字:

离骚汇订

    四帙。《屈子杂文笺略》二帙。清王邦采(生卒年不详)撰。王邦采,字贻六,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康熙间诸生,中年后放弃举子业,研究经史,好为古诗文辞,尤工于画,对金石、版本学也有研究,又善笺注前人遗编。《离骚汇订》、《屈子杂文笺略》,为王氏研究《楚辞》专著。此二书曾合为一书,名为《楚三闾大夫赋》,王氏自题云:称三闾大夫,不称屈子,是“昭其职也”,不称“词”,因“楚词”包括宋、景等作品,“非屈子之专书也”。不称词而称赋,是“从《汉志》也”。可见是突出屈原及其作品的地位。《离骚汇订》四帙。一帙为卷首,其内容有:王氏自序,屈子三闾大夫赋总题,汇订目录,楚三闾大夫像及四言八句像赞,离骚汇订姓氏(王逸、洪兴祖、朱熹、徐焕龙、林云铭、朱冀),小论,司马迁《屈原列传》,沈亚之《屈原外传》,贾谊《吊屈原赋》,离骚白文(有注音、分三段),汇订正文,《书离骚后》,《读离骚有感》七绝二首,六帙后有总跋。二、三、四帙释《离骚》正文。称《汇订》,即对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徐焕龙《屈辞洗髓》、林云铭《楚辞灯》、朱冀《离骚辩》加以汇订,间采六家之说,在按语中抒发己见;对林朱二家,拨正尤多。有时只引诸家言,不写按语。五、六帙为《屈原杂文笺略》,收录《离骚》之外屈原诗作(但《九歌》合二湘、二司命各为一篇),二招不划为屈原作品。《笺略》有序,各篇有题解,篇末有《总论》一段。此书明显特点是精于文义阐发。对《离骚》篇章结构的理解比较切实深入。如将全诗分为三大段及限定起止处(“岂余心之可惩”以上为一段,“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以上为二段,至尾为三段),广为今人所采用。对求女一段分为三节,并且揭示三节间的内在联系,颇合诗义。对于林、朱的文义错误阐发,能深入拨正,令人信服。对于诗句能前后联系加以诠释,如释“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能紧承上文分析,使文义不至割裂,又令读者看清诗人思想感情发展脉络。在文字训诂上,也有超越王逸、洪兴祖、朱熹之处。如“瞻前而顾后兮”,王逸注为“前为汤禹,后为桀纣”,朱注“前为往昔之是非,后谓将来之成败”,王注谓“只是往古今来耳”,更为合理。此书失误之处也极明显。如说《天问》是楚人哀痛屈原,因而从颓垣断壁间汇余编次,其中不无遗漏,而后人强为联络照应。此纯属臆测;称《远游》不及南方,也不符原诗实际;在字句训诂上也有穿凿不通之处。如解“理弱而媒拙”句,认为屈原是以贞而不字之淑女喻隐而不仕之高人,劝其出仕,天下莫强于理,何必患其强弱。诸如此类,犹如呓语。版本有:《离骚汇订》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原刊本,清华大学藏。《屈子杂文笺略》康熙六十一年刊本,上海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刻、乾隆间修版印本,北京师范大学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雅书局丛书》本。题为《屈子离骚》三卷、《杂文笺略》二卷。


【检索离骚汇订 ==>】 古籍全文检索:离骚汇订     全站站内检索:离骚汇订

扬威护军
扬威将军
扬烈将军
扬麾将军
扬州十日记
扬州水道记
扬州画舫录
扬州御寇录
扬子江小说报
扬子江白话报
扬州知新算社
扬州历史教科书
夷门
夷子
夷方
夷户
夷水
夷末
夷卡
夷仪
夷矛
夷地
夷州
夷吾
夷男
夷宗
夷经
夷洲
夷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