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元史·吕思诚传》

输入关键字:

《元史·吕思诚传》


元史
原文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擢泰定元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丁内艰,未赴。改景州蓚县尹。差民户为三等,均其徭役;刻孔子象,令社学祀事;每岁春行田,树畜勤敏者,赏以农器,人争趋事,地无遗力。印识文簿,畀社长藏之,季月报县,不孝弟、不事生业者,悉书之,罚其输作。胥吏至社者,何人用饮食若干,多者责偿其直。豪猾者窜名职田户,思诚尽祛其弊。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县多淫祠,动以百余计,刑牲以祭者无虚日,思诚悉命毁之,唯存江都相董仲舒祠。寻擢国子监丞,升司业,拜监察御史。移浙西。达识帖睦迩时为南台御史大夫,与江浙省臣有隙,嗾思诚劾之,思诚曰:“吾为天子耳目,不为台臣鹰犬也。”不听。已而闻行省平章左吉贪墨,浙民多怨之,思诚奏疏其罪,流之海南。左迁湖广行省左丞,遣太医院宣使秦初即其家迫遣之。初窘辱之,不遗余力,思诚不为动。抵武昌城下,语诸将曰:“贼据城与诸君相持经久,必不知吾为此来,出其不意,可以入城。”遂行。诸将不获已,随其后,竟不烦转斗而入。询其故,贼仓卒无备。尽惊走。思诚乃大会军民官吏告之曰:“贼去,示吾弱也,规将复来。”于是申号令,戒职事,修器械,葺城郭,明部伍,先谋自守,徐议出征。苗军暴横,侵辱省宪,思诚正色叱之曰:“若等能杀吕左丞乎?”自是无敢复至。俄得疾,以至正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卒,年六十有五。思诚气宇凝定,素以劲拔闻,不为势利所屈。
(《元史·吕思诚传》)

译文
    吕思诚字仲实,是平定州人。泰定元年中进士第,被授同知辽州知事,因母丧未赴任,改任景州蓚县尹,将民户分为三等,平均他们的徭役;刻孔子像,让地方学校进行祭祀;每年春季开犁,对植树养畜勤快灵活的人,赏给农具,人们争着务农,因而所有土地都被开垦利用。又印制文簿,赐与社长保管,按季(每季最后一个月)上报县里,不孝顺父母,不友爱兄弟,不参加生产劳动的人,都记在文簿上,罚他们服劳役。胥吏到乡社中去,有多少人,饮食多少(都有标准),多用者要求按价付款。狡猾豪民篡改姓名而享有职田的,这种弊端思诚都加以清除。天旱,道士持青蛇说是卢师谷小青,是龙,祈祷即可下雨。思诚因他迷惑众人,杀了蛇,驱逐了道士,随之也下了雨,有了丰年。县里淫祠有百余座,每天都杀牲祭祀,思诚命令全都摧毁,只保存了江都相董仲舒祠。不久先后任国子监丞、司业、监察御史。调任浙西。当时达识帖睦迩任南台御史大夫,与江浙省不和,鼓动思诚弹劾,思诚说“:我是天子的耳目,不是台臣的鹰犬。”不听。其后得知行省平章左吉贪污受贿,浙民多怨恨他,思诚上奏其罪,将其流放到海南。降职调任湖广行省左丞,朝廷派遣太医院宣使秦初立即到他的家中强迫成行。秦初不遗余力地窘辱他,思诚并不害怕。到达武昌城下,对诸将说:“贼人据城与各位相持很久,必然不知道我为此而来,出其不意,可以进城。”就开始入城,诸将不得已,跟随其后,竟然未经战斗而进城。问其原故,因为贼仓猝无准备,都被惊走。思诚于是召军民开会,告诉他们说“:贼走了,向我们表明他们弱,估计还将再来。”于是发号令,戒备职事,造器械,修城郭,整顿军队,先考虑守城,再慢慢计划出征。苗军横暴,侵犯侮辱行省长官,思诚厉声厉色申斥说:“你们能杀吕左丞么?”从此苗军不敢再来。于至正十七年(1357)三月十七日病逝,终年六十五岁。思诚气质持重,素以刚直闻名,不为势利所屈服。

《元史·吕思诚传》    


《元史·李进传》
《元史·张孔孙传》
《元史·察罕传》
《元史·刘哈刺八都鲁传》
《元史·铁哥传》
《元史·按竺迩传》
《元史·申屠致远传》
《元史·王磐传》
《元史·刘好礼传》
《元史·小云石海涯传》
《元史·阔里吉思传》
《元史·孛鲁传》
《元史·崔彧传》
《元史·郭嘉传》
《元史·张昉传》
《元史·程钜夫传》
《元史·吕思诚传》
《元史·孔思晦传》
《元史·董文用传》
《元史·魏初传》
《元史·马亨传》
《元史·敬俨传》
《元史·丘处机传》(二)
《元史·丘处机传》
《元史·王都中传》
《宋史·陈宗礼传》
朱熹《敬恕斋铭》
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
朱熹《与长子受之》
《宋史·刘谦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