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史·王禹偁传》

输入关键字:

《宋史·王禹偁传》


宋史
原文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端拱初,太宗闻其名,召试,擢右拾遗、直史馆,赐绯。即日献《端拱箴》以寓规讽。  
二年,亲试贡士,召禹偁,赋诗立就。上悦曰:“此不逾月遍天下矣。”即拜左司谏、知制诰。是冬,京城旱,禹偁疏云:“今旱云未霑,宿麦未茁,民饥可忧。望下诏直云:非宿卫军士、边庭将帅,悉第减之,上答天谴,下厌人心,俟雨足复故。’臣朝行中家最贫,奉最薄,亦愿首减奉,以赎耗蠹之咎。”  
   未几,判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道安当反坐,有诏勿治。禹偁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屡献讨李继迁便宜,以为继迁不必劳力而诛,自可用计而取。谓宜明数继迁罪恶,晓谕蕃汉,垂立赏赐,高与官资,则继迁身首,不枭即擒矣。其后潘罗支射死继迁,夏人款附,卒如禹偁言。  
   至道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孝章皇后崩,迁梓宫①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初,禹偁尝草《李继迁制》,送马五十匹为润笔,禹偁却之。及出滁,闽人郑褒徒步来谒,禹偁爱其儒雅,为买一马。或言买马亏价者,太宗曰:“彼能却继迁五十马,顾肯亏一马价哉?”  
    真宗即位,复知制诰。咸平初,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不协,意禹偁议论轻重其间。出知黄州,尝作《三黜赋》以见志。其卒章云:“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虽百谪而何亏!”  
   四年,州境二虎斗,其一死,食之殆半。群鸡夜鸣,经月不止。冬雷暴作。禹偁手疏引《洪范传》陈戒,且自劾;上遣内侍乘驲②劳问,醮禳③之,询日官,云:“守土者当其咎。”上惜禹偁才,是日,命徙蕲州。禹偁上表谢,有“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之语。上异之,果至郡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二》)  

译文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祖上世代以耕田为业,(但他)九岁就能作文。端拱初,太宗听说他的才名,召来面试,提拔为右拾遗,让他在史馆任职,赐给他红色的官服(赏穿红袍)。当日他就献上了《端拱箴》,在文中寄寓了规劝之意。 
    二年,皇帝亲自面试贡士,召考禹偁,禹偁很快就作出诗来。皇帝高兴地说:“不超过一个月,天下人就都知道他的才名了。”于是任命他为左司谏、知制诰。这年冬天,京城大旱,禹偁上书说:“现在大旱无雨,冬小麦无法茁壮生长,百姓将面临饥荒,令人担忧。希望皇上下诏明确规定:‘除了宿卫军士、边庭将帅,其他官员都按等第减少俸禄,于上是对上天的谴责的回应,在下能够安抚民心,等到雨水充沛时,再恢复原来的俸禄。’我是朝臣中家庭最贫困、俸禄最微薄的,我自愿首先减少俸禄,来抵偿我耗费损害(民财)的过错。” 
    没过多久,禹偁兼任大理寺卿,庐州妖尼道安诬告徐铉,道安本当因诬告被处以刑罚,但皇上下诏赦免道安。禹偁违抗君命,上疏极谏,坚持为徐铉洗清罪行,请求治道安的罪,他因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禹偁多次提出讨伐李继迁的灵活的计策,认为继迁不必用武力征讨,本来就可以用智谋来制服他。提出应当明确地列出继迁的罪恶,告诉给蕃汉的百姓,并明示(制服继迁的人)将赐予重赏和高位,那么不用亲自动武就能擒获继迁了。之后潘罗支射死继迁,夏人归附宋朝,最终确如禹偁所言。 
    至道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孝章皇后驾崩,把她的灵柩迁往已故的燕国长公主的府第中,群臣都不穿孝服。禹偁与门人说,皇后曾经母仪天下,应当遵循旧礼(置办丧事)。因此被认为犯了诽谤罪,被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初,禹偁曾经起草《李继迁制》,李继迁送给他五十匹马作为润笔费,禹偁拒绝了。等到在滁州做官时,闽人郑褒走路来拜见他,禹偁喜欢他的儒雅之气,买了一匹马送给他。有人说他买马少给了马钱,太宗说:“他能拒绝继迁的五十匹马,难道会少给买一匹马的钱?” 
    真宗即位,禹偁又官居知制诰。咸平初,他参与修订《太祖实录》,照实书写本事。当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不和,他们认为禹偁在书中的议论有所偏向。禹偁(因此)被贬官到黄州任知府,曾写下《三黜赋》来表达自己的心志。文末写道:“身体受辱,但道德操守却没有改易,那么即使屡遭贬谪,又有什么可损失的呢?” 
    四年,黄州境内两虎相斗,其中一只死了,几乎被吃掉了一半。群鸡夜里鸣叫,整月不停。冬雷大作。禹偁上疏引《洪范传》说服皇帝,并且自我弹劾;皇上派遣内侍乘车劳问,并举行祭祷活动以消除灾祸,询问日官,日官说:“管理境内的官员要承当责任。”(但)皇上爱惜禹偁的才华,当天,就让他改任蕲州。禹偁上书感谢皇恩,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皇上对此感到奇怪,果然到蕲州不过一个月禹偁就死了,死时四十八岁。

《宋史·王禹偁传》    《宋史·王禹偁传》(二)    


叶燮《密游集序》
《新唐书·李袭志传》
《晋书·温峤郗鉴列传》
《先王父马赞》
《宋史·石熙载传》
韩愈《原毁》(二)
《史记·田儋传》
《史记·戎王使由余于秦》
《晋书·吴隐之传》
《晋书·孔愉传》
《晋书·慕容翰传》
《宋史·苏元老传》
《宋史·王琪传》
《宋史·任中正传》
《宋史·宋敏求传》
《宋史·魏杞传》
《宋史·柴中行传》
《宋史·陈瓘传》
《宋史·赵开传》
《宋史·尹洙传》
《宋史·鲜于侁传》
《宋史·洪迈传》
《宋史·倪思传》
《宋史·李允则传》
《宋史·吕公弼传》
《宋史·陆秀夫传》
《宋史·孙道夫传》
《宋史·滕宗谅传》
《宋史·李建中传》
《宋史·苏颂传》(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