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史·李允则传》

输入关键字:

《宋史·李允则传》


宋史
原文
    李允则,字垂范。少以材略闻,荫补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知潭州,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初,马氏暴敛,州人出绢,谓之地税。潘美定湖南,计屋输绢,谓之屋税。营田户有牛者,岁输米四斛,牛死犹输,谓之枯骨税。允则请除三税,民皆便之。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藉,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募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陈尧叟安抚湖南,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召还,连对三日,帝曰:“毕士安不谬知人者。”
    何承矩为河北缘边安抚、提点榷场,及承矩疾,诏自择代,乃请允则知雄州。河北既罢兵,允则治城垒不辍,契丹主曰:“南朝尚修城备,得无违誓约乎?”其相张俭曰:“李雄州其人长者,不足疑。”既而有诏诘之,允则奏曰:“初通好,不即完治,恐他日颓圮因此废守,边患不可测也。”帝以为然。岁修禊事,召界河战棹为竞渡,纵北人游观,潜寓水战。州北旧多设陷马坑,城上起楼为斥堠。允则曰:“南北既讲和矣,安用此为?”命彻楼夷坑为诸军蔬圃浚井疏洫列畦陇筑短垣纵横其中植以荆棘而其地益阻隘所治境有隙地悉种榆,久之榆满塞下。顾谓僚佐曰;“此步兵之地,岂独资屋材耶?”
    允则不事威仪,间或步出,遇民可语者,延坐与语,以是洞知人情。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晚年居京师,天圣六年卒。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四十五》,有删改)

译文
    李允则,字垂范。小时候就因其才识和谋略而闻名,后来因为祖荫补为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担任潭州知州,准备赴任时,真宗对李允则说:“朕在开封时 (宋时称开封府之官署为南衙),毕士安曾对我说起你的家世,所以现在把湖南交给你去掌管。”当初,马氏横征暴敛,要潭州人纳绢,叫作地税。潘美统治湖南时,要百姓按房屋纳绢,叫作屋税。有牛的营田户要交纳牛钱,每年交纳米四斛,牛死以后还要照交不误,叫作枯骨税。李允则.上书请求废除这三种税,这样百姓负担就减轻多了。湖南发生饥荒,李允则想先将官仓的粮食发放赈济饥民然后再向朝廷奏报,转运使坚决不同意。李允则说:“报批最少得一个多月,灾民可等不及。”第二年仍是灾年,李允则又想发放官粮先赈灾后上奏,转运使仍是坚持不答应,李允则请求用自家的财产作为抵押,才得以开仓贱价卖粮赈济灾民。于是招募能够服役的饥民去服兵役,共计得一万人。转运使要求将招募的这些兵员派去防御邵州蛮族,李允则说:“现今蛮族并没有兴兵来扰乱,没有名目增加戍守士兵,这样做是滋长边患。况且这些士兵都是新招募来的,由于饥饿,身体瘦弱不堪,所以不能担任戍守的任务。”于是上奏请求停罢此事。陈尧叟任湖南安抚使,百姓将李允则治理的政绩列举上报,请求让他留任,陈尧叟将此事.上奏朝廷。皇上将李允则召回京师,与他接连应对讨论了三天,最后说:“毕士安没有看错人。 ”
    何承矩任河北缘边安抚使、提点榷场,在他病时,皇上令他自己择人代理公务,他上书请让李允则任雄州知州。河北已经停止战争,李允则仍然不停地修筑城堡,契丹首领说:“宋朝(南朝)还在修城池,加强战备,(他们) 莫非是想要违背和约吗?”契丹宰相张俭说:“李雄州是个忠厚长者,不必怀疑他。”不久皇.上下诏询问这件事,李允则上奏说:“刚停战争和好,若不及时修好城堡,恐怕以后就会毁坏因而荒废,边境战事变化很大,是无法预测的。”皇上认同了他的看法。
    每年上巳日举办祭祀活动,李允则召集界河的战船进行竞渡活动,任由北边的人游览观看,同时将有关水战训练暗寓其中。雄州北面过去挖了很多陷马坑,城上修楼作为了望敌情的碉堡。李允则说:“既然与契丹讲和了,还要这些干什么?”(于是) 命人撤掉了城楼,填平了陷马坑,让各部队在上面种植蔬菜,挖井开沟,拓垦田土,修筑短墙,纵横其间种植荆棘,而这些地方就自然增加了障碍。(李允则命令) 在所管辖的境内凡有空隙的地方,都种上榆树。一段时期后,榆树就布满了塞下。李允则对属下官员说:“这是步兵作战的好地方,这些树难道只能用作建造房屋的材料吗?”
    李允则不讲究做官的威仪,间或出外走一走,遇到可以交谈的人就邀请人家坐下来聊天,用这种方式洞悉知晓民情。他身上没有厚衣裳,吃饭没有两种以上的美味(衣着朴素,饮食简便),从不蓄积财产。晚年定居在京师,天圣六年(1028)去世。

《宋史·李允则传》    


《桃花源记》
欧阳修《桑怿传》
欧阳修《本论》
欧阳修《有美堂记》
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
欧阳修《菱溪石记》
欧阳修《泗州先春亭记》
《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墓志铭》
欧阳修《与张秀才第二书》
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欧阳修《石曼卿墓表》
欧阳修《送方希则序》
欧阳修《尚书屯田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
欧阳修《答祖择之书》
《樊侯庙灾记》
欧阳修《蔡君山墓铭》
《吕蒙正不为物累》
欧阳修《原弊》(二)
《金部郎中赠兵部侍郎阎公神道碑铭并序》
欧阳修《憎苍蝇赋》
欧阳修《杂说》
欧阳修《诲学说》
欧阳修《泷冈阡表》
欧阳修《戕竹记》
欧阳修《养鱼记》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欧阳修《中述》
欧阳修《仲氏文集序》
欧阳修《原弊》
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