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四库百科 >

历代法宝记


历代法宝记

    三卷。唐代佚名撰。《历代法宝记》一书,为南禅宗门人所作。此书专记禅宗传授次第,自诩师承,弘扬宗门。据资料记载可知,此书十有八九是出于剑南成都府大历保唐寺无住和尚的弟子之手,约作于唐代宗德宗之际。此书记述唐以前的事,大都依据《本行经》、《阿含经》、《普曜经》、《应瑞经》、《文殊师利涅槃经》、《清净法行经》、《无垢光转女身经》、《决定毗尼经》、《大佛顶经》、《金刚三昧经》、《法句经》、《华严经》、《大般若经》、《禅门经》等佛经,以及儒学传记,如牟子、列子、符子等,还古录等书。书言信袈裟由唐武则天皇帝赐予智诜,以次传至无住,暗示其意为南禅宗得帝赐衣自可证明为禅宗正统。并与神会一派对抗。此书误出较多,后世又有窜改,故史料价值不大。从弘忍以后,禅宗分立南北相互争论角度来看,此书倒可以了解南宗的论点与口实。敦煌遗书有两卷,分藏于巴黎、伦敦两处,见收于大正藏,朝鲜金九经本即依据大正藏本,析为三卷,六祖以上为上卷,智诜处寂等列为中卷,无住和尚为下卷。现见载版本有朝鲜金九经本。


【检索历代法宝记 ==>】 古籍全文检索:历代法宝记     全站站内检索:历代法宝记

景公问诸侯孰危晏子对以莒其先亡第九
晏子天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第十
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第十一
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对以庇族第十二
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第十三
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听节敛旧论俭,从俞校正文改第十四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第十五
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第十六
晋叔向问齐国若何晏子对以齐德衰民归田氏第十七
叔向问齐德衰子若何晏子对以进不失忠退不失行第十八
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第十九
叔向问事君徒处之义奚如晏子对以大贤无择第二十
叔向问处乱世其行正曲晏子对以民为本第二十一
叔向问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对以爱民乐民第二十二
叔向问啬吝爱之于行何如晏子对以啬者君子之道第二十三
叔向问君子之大义何若晏子对以尊贤退不肖退上当据正文补不字第二十四
叔向问傲世乐业能行道乎晏子对以狂惑也第二十五
叔向问人何若则荣晏子对以事君亲忠孝第二十六
叔向问人何以则可保身则字据总目增晏子对以不要幸第二十七
曾子问不谏上不顾民以成行义者晏子对以何以成也第二十八
梁丘据问子事三君不同心晏子对以一心可以事百君第二十九
柏常骞问道无灭身无废晏子对以养世君子第三十
庄公不说晏子晏子坐地讼公而归第一
庄公不用晏子晏子二字从卢校增致邑而退后有崔氏之祸总目作难第二
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第三
晏子再治阿而信见景公任以国政信见卢校作见信第四
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第五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
景公欲堕东门之堤晏子谓不可变古第七
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第八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