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四库百科 >

晏子天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第十


晏子天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第十

    晏子聘于吴,吴王曰:“子大夫以君命辱在敝邑之地,施贶寡人,寡人受贶矣,愿有私问焉。”晏子逡遁而对曰:“婴,北方之贱臣也,得奉君命以趋于末朝,恐辞令不审,讥于下吏,惧不知所以对者。”吴王曰:“寡人闻夫子久矣,今乃得见,愿终其问。”晏子避席对曰:“敬受命矣。”吴王曰:“国如何则可处,如何则可去也?”晏子对曰:“婴闻之,亲疏得处其伦,大臣得尽其忠,民无怨治,国无虐刑,则可处矣。是以君子怀不逆之君,居治国之位。亲疏不得居其伦,大臣不得尽其忠,民多怨治,国有虐刑,则可去矣。是以君子不怀暴君之禄,不处乱国之位。”


【检索晏子天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第十 ==>】 古籍全文检索:晏子天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第十     全站站内检索:晏子天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第十

话雨楼法书
潭印阁法帖
南韵斋帖
惟清斋法帖
人帖
寄畅园法帖
御赐三希堂法帖抚本
黄文节公法书石刻
滥竽斋遗草
紫藤花馆藏帖
寿金盦石刻
抱冲斋石刻
谷园摹古法帖
玉虹楼鉴真帖
瀛海仙班帖
玉虹楼法帖
墨隐斋法帖
秦邮帖
虚舟抚历朝法帖
慕义堂梁帖
宝盘斋石刻
葆筠堂藏帖
望云楼集帖
寿石斋藏帖
角上明人尺牍
清啸阁藏帖
天香楼帖
平远山房法帖
倦舫法帖
明人尺牍、国朝尺牍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