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艳山姜

输入关键字:

艳山姜

药材名称艳山姜

拼音Yàn Shān Jiānɡ

别名玉桃、草扣、大良姜大草蔻、假砂仁、土砂仁豆蔻

出处本品以玉桃之名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谓:“玉桃,叶如芭蕉,抽长茎,开花成串,花苞如小绿桃。花开露瓣,如黄蝴蝶花稍大。”根据上述及其附图,应为现姜科植物艳山姜。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根茎和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zerumbet(Pers.)Burtt.etSmith[CostuszerumbetPers.;Alpiniaspeciosa(Wendl.)K.Schurn.]

采收和储藏:根茎全年均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果实将熟时采收,烘干。

原形态艳山姜,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5-3m。叶大,互生;叶柄长1-1.5cm;叶舌长5-10mm,外被毛;叶片披针形,长30-60cm,宽5-15cm,先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柔毛,两面均无毛。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cm,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每一分枝上有花l-2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cm,白色,先端粉红色,蕾时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cm,白色,光瑞粉红色,一侧开裂,先端2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cm,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先端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2mm;唇瓣匙状宽卵形,长4-6cm,先端皱波状,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雄蕊长约2.5cm;子房被金黄色粗毛;腺体长约2.5mm。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cm,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纵向条纹,先端常冠以宿萼,熟时朱红色;种子有棱角。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头、地边、路旁及沟边草丛中,常栽培于房前屋后及庭园供观赏。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果实呈球形,两端略尖,长约2cm,直径1.5cm,黄棕色,略有光泽,有10数条隆起的纵棱,顶端具一突起,为花被残基,基部有的具果柄断痕。种子团瓣排列疏松,易散落,假种皮膜质,白色。种子为多面体,长4-5mm,直径3-4mm。味淡,略辛。

显微鉴别:2.1.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类方形。下皮为2-3列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切向排列,内含黄褐色物,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其中散有类圆形油滴;内种皮为1列栅状石细胞,棕黄色,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粉末特征:灰棕色。①假种皮细胞较大,常成团;单个细胞呈纺锤形,有的呈椭圆形,末端多修大,腔胞中含颗粒状物。②皮表皮细胞呈多角形,常见下皮细胞与之重叠。③下皮细胞壁薄。

④.石细胞多用状或类圆形。⑤油细胞较大,卵圆形,含棕色物。

化学成分种子含小豆蔻查耳酮(cardamonin),即2′,4′-二羟基-6′-甲氧基查耳酮(2′,4′-dihydroxy-6′-methoxychalcone),山姜素(alpinetin)即7-羟基-5-甲氧基黄烷酮(7-hydroxy-5-methoxyflavanone。根茎含龙脑(borneo1),肉桂酸甲酯(methyl cinnamate),樟脑(camphor),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桉叶素(l,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α-侧柏烯(α-thuj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 4-松油醇(4-terpineol),二氢-5,6-去氢卡瓦胡椒素(dihydro-5,6-dehydrokawain),5,6-去氢卡瓦胡椒素(5,6-dehydrokawain),β-谷甾醇(β-sitostosterol),小豆蔻查耳酮,山姜黄,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2′羟基-4′,6′二甲氧基二氢查耳酮(2′-hydroxy-4′,6′-dimethoxydihydrochalcone),2′-羟基-4′,6′-二甲氧基查耳酮(2′-hydroxy-4′,6′-dimethoxychal-cone),8(17),12-半日花二烯-15,16-二醛[labda-8(7l),12-diene-15,16-dial],棕榈酸-β-谷甾醇酯(β-sitoteryl palmitate),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由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山萮酸(behenicacid)、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 acid)和二十烷醇(l-eicosanol)、二十二烷醇(1-docosanol)、二十四烷醇(1-tetracosanol)、二十六烷醇(1-hexacosanol)组成的混合酯,氯化钾(KCI),二氢黄卡瓦胡椒素(dihydrovokawain)B,黄卡瓦胡椒素(flavokawain)B,15,16-双去甲半日花-8(17),11-二烯-13-酮[15,16-bisnor-labda-8(17),11-dien-13-one]。

药理作用大草蔻叶的水、醇提取物能抑制离体蛙心,收缩离体豚鼠肠管,对蟾蜍腹直肌无作用,对小鼠毒性很小。

鉴别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1g,加石油醚10ml,浸过夜,滤液为棕黄色。置紫外灯(365nm)观察,显黄白色荧光。滴加5%香草醛-浓硫酸,显紫色至暗紫色。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醚15ml,浸2小时,滤过;滤液挥尽乙醚,残渣加甲醇0.5ml溶解,作供试品溶液。另取飞照品龙脑加无水乙醇制成每lml含20mg的溶液和龙脑酸乙酯加无水乙醇制成10%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和对照品溶液各3μl,点于同一硅胶G层析板上。用正己烷-乙酸乙酯(85:b5)展开,展距15cm。取出后喷2%香草醛硫酸溶液,105℃烘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味辛;涩;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燥湿;行气止痛;截疟。主心腹冷痛;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种子或根茎 3-9g;种子研末,每次1.5g。外用:适量,鲜根茎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艳山姜 ==>】 古籍全文检索:艳山姜     全站站内检索:艳山姜
二仙四物汤
二仙汤
二仙丸
二仙饮
二鲜饮
二贤散
二贤汤
二香定痛散
二香化积丸
二香黄连散
二香内托散
二香青蟾丸
二香三建汤
二香三棱丸
二香散
二香汤
二香丸
二香五子三茱丸
二香养胃丸
二香饮
二香饮子
二消散
二消饮
二辛煎
二芎饼子
二宣汤
二宣丸
二阳丹
二靥散
二宜丹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