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砂仁

输入关键字:

砂仁

《中国药典》:砂仁

药材名称砂仁

拼音Shā Rén

英文名FRUCTUS AMOMI

别名春砂仁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 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结集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26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0.8~1.2cm。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种子直径1.5~2mm。气味稍淡。

鉴别(1)阳春砂种子横切面:假种皮有时残存。种皮表皮细胞1列,径向延长,壁稍厚;下皮细胞1列,含棕色或红棕色物。油细胞层为1 列油细胞,长76~106μm,宽16~25μm,含黄色油滴。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细胞多角形,排列不规则。内种皮为1列栅状厚壁细胞,黄棕色,内壁及侧壁极厚,细胞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并有少数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细小糊粉粒及脂肪油滴。粉末灰棕色。内种皮厚壁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为1列栅状细胞,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硅质块。种皮表皮细胞淡黄色,表面观长条形,常与下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下皮细胞含棕色或红棕色物。色素层细胞皱缩,界限不清楚,含红棕色或深棕色物。外胚乳细胞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充满细小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包埋有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细小糊粉粒及脂肪油滴。油细胞无色,壁薄,偶见油滴散在。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0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醋酸龙脑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0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2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3~6g,入煎剂宜后下。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1)对于湿阻脾胃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呕吐泄泻等症,常配合白朮、陈皮等同用;对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常配合陈皮厚朴木香等同用;对于脾虚气滞,可与党参、白朮等同用。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多与温中祛寒的干姜、熟附子陈皮等同用。治胎动不安,常配合白朮、苏梗等同用;治妊娠恶阻,可配合半夏竹茹等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砂仁

药材名称砂仁

拼音Shā Rén

别名缩砂仁、缩砂蜜(《药性论》),缩砂蔤(《海药本草》)。

出处《本草原始》

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缩砂成熟果实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文火焙干,即为壳砂(一名砂果);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即为砂仁。

原形态①阳春砂(《南越笔记》)

多年生草本,高达1.5米。根茎圆柱形,横走,细小有节,节上有筒状的膜质鳞片,棕色。茎直立。叶2列,无柄;叶片狭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4~40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呈尾状或急尖,基部渐狭,全缘,上面光滑,下面被微毛或脱落;叶鞘开放,抱茎;叶舌短小,淡棕色。花茎由根茎抽出,被细柔毛,具有鳞片叶,淡棕色;穗状花序球形,蔬松;苞片长椭圆形,光滑膜质;小苞片管状,顶端2裂,胶质;花萼营状,长约1.6厘米,先端3浅裂,裂片近于三角形;花冠管细,长约1.8厘米,3裂,裂片长圆形,白色,先端兜状;唇瓣倒卵状至匙形,白色,中部具有淡黄色及红色的斑点,先端有不整齐缺刻,基部具爪,侧生退化雄蕊呈细小的乳状凸起;雄蕊1,花药光滑,药隔附属物3裂,两侧裂片细小,中央裂片宽大而反卷,花丝扁短;子房下位,球形,有细毛,3室,每室胚珠多数,花柱细长,基部具2~3枚蜜腺,柱头近球形。蒴果,近球形,不开裂,直径约1.5厘米,具刺状凸起,熟时棕红色。种子多数,芳香。花期3~6月。果期6~9月。

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地,或栽培。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花朵及花序梗(春砂花)、果壳(砂仁壳)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②缩砂(《海药本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3米。根茎横走,有时肥厚。茎直立。叶线状披针形,长15.3~3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呈尾状,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叶鞘革质,光滑;叶舌长4毫米,革质。花茎被绢毛,具鳞片叶,鳞片倒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穗状花序,呈球形,苞片小,长圆形,长1.8~2厘米,光滑;花萼管状,3浅裂;花冠管状,长约2厘米,花冠裂片长圆形,长约1厘米;唇瓣匙形,长超过于花冠裂片,宽约1.8厘米,先端2裂,基部具宽爪;花药光滑,长约5.5毫米,药隔顶端的附属物呈半月形,两侧为耳状。蒴果坚硬,长椭圆形或球状三角形,直径约2厘米,具刺,棕色。

栽培或野生。分布越南、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

本植物的果壳(砂仁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阳春砂仁主产广东、广西等地。进口砂仁主产越南、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

性状①阳春砂仁(《南越笔记》)

又名:春砂仁、蜜砂仁(《古今药物别名考》),土密砂(《增订伪药条辩》),为植物阳春砂的干燥果实。椭圆或卵圆球形,略呈三棱状,长1.5~2厘米,径1~1.5厘米。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一端有小突起物,一端有果柄痕。果皮薄,质轻脆,内合多数种子。种子团呈球形或长圆球形,具钝三棱分成三瓣,每瓣有种子6~15粒。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径约2毫米,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破开后,内部灰白色,油润。气芳香,味辛微苦。

②进口砂仁

又名:西砂仁(《饮片新参》)。为植物缩砂的干燥果实。椭圆或卵圆球形,略呈三棱状,长1.5~2厘米,径0.8~1.5厘米。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密生刺片状突起。种子团形状较圆,表面灰棕色或棕色,去壳后的砂仁往往因特殊加工处理,其外层被有白色粉霜。气味较阳春砂稍淡。以上两种均以个大、坚实、仁饱满、气味浓厚者为佳。以阳春砂质量为优。

化学成分缩砂种子含挥发油1.7~3%,主要成分为d-樟脑,一种萜烯(似柠檬烯,但非柠檬烯),d-龙脑,乙酸龙脑酯,芳樟醇,橙花叔醇。

阳春砂,叶的挥发油与种子的挥发油相似,含龙脑、乙酸龙脑酯、樟脑柠檬烯等成分。又阳春砂含皂甙0.69%。

同属植物豆蔻,其种子含有砂仁香气的挥发油4~6%。

炮制砂仁:除去杂质及果壳,捣碎。盐砂仁:取净砂仁,用盐水浸泡拌匀,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砂仁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

性味辛,温。

①《药性论》:"味苦辛。"

②《海药本草》:"味辛,平,咸。"

③《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④《纲目》:"辛,温,涩,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阳明、太阳,足少阴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厥阴、手太阴、阳明、厥阴。"

③《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能主治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

①《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②《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④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

⑤杨士瀛:"和中,行气,止痛,安胎。"

⑥《本草蒙筌》:"止恶心,却腹痛。"

⑦《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次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

⑧《医林纂要》:"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5~2钱;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有热者忌服。

①《海药本草》:"得诃子鳖甲豆蔻、白芜荑等良。"

②《本草经疏》:"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咽痛由于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听伤,皆须详察鉴别,难以概用。"

③《药品化义》:"肺有伏火忌之。"

④《得配本草》:"气虚肺满禁用。"

复方①和胃气,消宿食,理腹痛,快膈,调脾:沉香一两,缩砂仁、乌药各二两,净香附四两,甘草(炙)一两二钱。上除沉香不过火,余四味锉焙,仍同沉香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温盐汤无时调服,或空心烧盐汤调下亦好,紫苏,枣汤尤妙。(《活幼心书》缩砂饮)

②消食和中,下气止心腹痛:砂仁炒研,袋盛浸酒,煮饮。(《纲目》缩砂酒)

③治痰气膈胀:砂仁捣碎,以萝卜汁浸透,焙干为末。每服一、二钱,食远,沸汤服。(《简便单方》)

④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症者: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七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砂仁八分,木香七分,生姜二钱。水煎服。(《古今名医方论》香砂六君子汤)

⑤治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缩砂仁不拘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自然汁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济生方》缩砂散)

⑥治冷滑下痢不禁,虚羸:缩砂仁、炮附子(末)、干姜厚朴、陈橘皮等分。为丸。日二,服四十丸。(《药性论》)

⑦治妇人妊娠,偶因所触,或坠高伤打,致胎动不安,腹中痛不可忍者:缩砂不计多少。慢火炒令热透,去皮用仁,捣罗为末。每服二钱,用热酒调下,须臾觉腹中胎动处极热,而胎已安。(孙用和)

⑧治遍身肿满,阴亦肿者:缩砂仁、土狗一个,等分。研,和老酒服之。(《仁斋直指方》)

⑨治小儿滑泄,肛头脱出:缩砂一两。去皮为末,每用一钱,以猪腰子一片批开,入药末在内,绵系,米泔煮熟,与儿食之,次服白矾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缩砂散)

⑩牙齿疼痛:缩砂常嚼之。(《仁斋直指方》)

⑾治一切食毒:缩砂仁末,水服一、二钱。(《事林广i2》)

各家论述①《汤液本草》:"缩砂,与白檀豆蔻为使则入肺,与人参益智为使则入脾,与黄柏茯苓为使则入肾,与亦、白石脂为使则入大、小肠。"

②《纲目》:"按韩愗《医通》云: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又云:缩砂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故补肾药用同地黄丸蒸,取其达下之旨也。"

③《本草经疏》:"缩砂蜜,辛能散,又能润;温能和畅通达。虚劳冷泻,脾肾不足也,宿食不消,脾胃俱虚也,赤白滞下,胃与大肠因虚而湿热与积滞客之所成也。辛以润肾,故使气下行,兼温则脾胃之气皆和,和则冷泻自止,宿食自消,赤白滞下自愈,气下则气得归元,故腹中虚痛自已也。""缩砂蜜,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本非肺经药,今亦有用之于咳逆者,通指寒邪郁肺,气不得舒,以致咳逆之证,若咳嗽多缘肺热,此药即不应用矣。"

④《本草汇言》:"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窜,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沈则施曰:砂仁温辛香散,止呕通膈,达上气也;安胎消胀,达中气也;止泻痢、定奔豚,达下气也。与木香同用,治气病尤速。"

⑤《药品化义》:"砂仁,辛散苦降,气味俱厚。主散结导滞,行气下气,取其香气能和五脏,随所引药通行诸经。若呕吐恶心,寒湿冷泻,腹中虚痛,以此温中调气;若脾虚饱闷,宿食不消,酒毒伤胃,以此散滞化气;若胎气腹痛,恶阻食少,胎胀不安,以此运行和气。"

⑥《本草新编》:"砂仁,止可为佐使,以行滞气,所用不可过多,用之补虚丸中绝佳,能辅诸补药,行气血于不滞也。补药味重,非佐之消食之药,未免过于滋益,反恐难于开胃,入之砂仁,以苏其脾胃之气,则补药尤能消化,而生精生气,更易之也。""砂仁止入脾,而不入肾,引补肾药入于脾中则可,谓诸补药必借砂仁,引其由脾以入肾,则不可也。《神农本草》并未言其入肾,不过说主虚劳冷泻耳。夫冷泻有专属乎脾者,何可谓脾寒俱是肾寒。"

⑦《玉楸药解》:"缩砂仁,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阳而化谷,呕吐与泄泻皆良,咳嗽与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腐酸,利下气之秽浊。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胃逆。凡水胀肿满,痰饮咳嗽,噎膈泄利,霍乱转筋,胎坠肛脱,谷宿水停,泄秽吞酸诸证,皆升降反常,清陷浊逆故也。泄之则益损其虚,补之则愈增其满,清之则滋其下寒,温之则生其上热。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枢轴回旋运动,则升降复职,清浊得位,然后于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清降其肺胃,无有忧矣。和中之品,莫如砂仁,冲和调达,不伤正气,调醒脾胃之上品也。"

⑧《本草求真》:"缩砂,书号为醒脾调胃要药。其言醒脾调胃,快气调中,则于腹痛痞胀有功,入大肠则于赤白泻痢有效,入肺则于咳嗽上气克理。至云止痛安胎,并咽喉口齿浮热能消,亦是中和气顺之意。若因实热而云眙气不和,水衰而见咽喉口齿燥结者,服之岂能是乎。故虚实二字,不可不细辨而详察耳。"

⑨《本草正义》:"缩砂蔤,虽辛温能升,未尝不治中、下二焦之气,尤以专治肝肾为特长。甄权谓温暖肝肾,藏器谓治上气奔豚,盖皆有见于此。又如肠澼滞下一症,腹痛皆由气滞,必以调气为要务,然须疏通开泄,宜降而不宜升,故芳香辛温,升阳动火之药,皆在禁例。惟砂仁既能治虚寒之泄泻,似乎亦在升清消滞一边,而《开宝》竟以主治赤白痢疾,此症惟湿热积滞为独多,温升之品,宁非大忌。不知砂仁气辛,虽似温升,而开泄下降,是其本色。且能破滞解结,则虽湿热实积,亦不妨藉为引导,直入下焦而通淤滞,不患其升举秽浊,上逆为虐。故甄权又以为止休息气痢,濒湖引《药性论》,谓治冷滑下痢不禁,则温涩之中,尚有行气消积之作用在,固不可与肉蔻、益智之一味温涩者同日而语。石顽谓今入治血痢亦多用之,若积欲尽时,良非所宜。岂不以消滞导淤,是其所长,故适宜于积滞初下之症。又谓新产忌之,恐其气辛燥而动血,于以知砂仁泄降下气,力量颇专。与其他辛温芳香之药,以气用事,能升而不能降者,显然有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砂仁

药材名称砂仁

拼音Shā Rén

英文名Villous Amomrum Fruit Cocklebur-like Amomum Fruit, Fruit of Villous Amomum

别名缩沙蜜、缩砂仁、缩砂密

出处出自《本草原始》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仁、绿壳砂仁和海南砂仁的成熟时实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momum villosum Lour2.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Wall.ex Baker)T.L.Wu et Senjen[A.xanthioides Wall.ex Baker]3.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

采收和储藏:种值后2-3年开花结果。7月底至8月初果实由鲜红转为紫红色,种子呈黑褐色,破碎后有浓烈辛辣味即可采收。用剪刀剪断果序,晒干,也可用火焙法焙干。

原形态1.芽鲜红色,锥状。茎直立,圆柱形。叶无柄或近无柄;叶舌关圆形,长3-5mm,棕红色或有时绿色;叶2列,叶片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40cm,宽2-5cm,先端尾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有时下面有微毛。花葶从根茎上抽出,长7-15cm;总花梗长3-10cm,被细柔毛;鳞片膜质,椭圆形,褐色或绿色,长0.8-2.5cm,先端钝圆,基部常连合成管状,穗状花序椭圆形,总苞片膜质,长椭圆形,长约1.8cm,宽约0.6cm;苞片管状,白色,长约1.1cm,膜质,先端2裂;花萼管状,白色,长约1.7cm ,先端具三浅齿;花冠管细长,白色,长1.8-2.0cm;唇瓣圆匙形,白色,长宽1.6-2.0cm,中央部分稍加厚,呈现淡黄色或黄绿色,间有红色斑点,先端2浅裂,反卷;侧生退化雄蕊2,位于唇瓣的基部,呈乳头状突起;雄蕊1,长约1cm,花药长约6mm,药隔附属体3裂,先端裂片半圆形,反卷,两侧裂片细小,花丝扁平,较花药略短,子房被白色柔毛。蒴果椭圆形,长1.5-2cm,直径约1.5cm,具不分枝的软刺,棕红色。种子多数,聚成一团,有浓郁的香气。花期3-5月,果期7-9月。

2.绿壳砂仁本变种与正种外部形态极相似,区别点是:本变种根茎先端的芽、叶舌多呈绿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3.海南砂仁,与砂仁不同之处为:本种叶舌极长,长2-4.5cm。果具明显钝3棱,果皮厚硬,被片状、分裂的柔刺,极易识别。花期4-6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山沟林下阴湿处。

2.生于海拔600-800m的山沟林下阴湿处或栽培。

3.生于山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现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均大面积栽培。

2.分布一云南南部。

3.分布于海南。现广东、海南大面积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热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能耐暂短低温,-3℃受冻死亡。生产区年平均气温19-22℃;水量在1000mm以上,空气相对温度在90℃以上,怕干旱,忌水涝。需适当荫蔽,喜漫射光。宜选森林保持完整的山区沟谷林,有长流水的溪沟两旁,传粉昆虫资源丰富的环境,以上层深厚、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和砂壤上栽培,不宜在粘土、沙土栽种。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新区种植为减少运苗困难宜采用种子繁殖,此法可使品种获得复壮,繁殖快。采果后9-10月初,种子新鲜时及早播种,发芽率高,早成苗,次年5-6月雨季初可出圃定植。如当年不能播种,可将种子用湿沙贮存至次年2-3月升温时播种。老产区种苗充足,多采用分株繁殖,直接从大田或苗圃地里割取带有1-2条萌发匍匐茎,具有5-10片叶的壮实幼苗作种苗。行株距1m×1m,挖穴长、宽、深约30cm×20cm×20cm,每穴栽苗1株,覆土6-7cm,压实,淋水,盖草,保湿。

田间管理种植后的第1、2年幼龄期,每年除草3-4次,开花结果后每年除草2次,施肥培土2-3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为保持各生育期的荫蔽度,应修砍过荫的荫蔽树,以调整荫蔽度,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旱季浇水覆盖地面保墒,雨季注意排除积水。砂仁的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在自然条件下,必须依赖昆虫传粉才能结果。因此,在缺少传粉昆虫的栽培地,花期应进行人工授粉,用抹粉法,可大幅度提高砂仁的结果率和产量。同时要保护或引进传粉的昆虫,有黄绿彩带蜂、埃氏彩带蜂和虹彩带蜂。为防止落果,叮喷(5-10)×10-62,4-D。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立枯病,苗期发生,可喷1:1:120-140波尔多液防治。叶斑病,苗期发生,用1:1:150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1000信液交替喷雾。还有果疫病。虫害有黄港蝇。

性状性状鉴别,(1)阳春砂仁果实椭圆形、卵圆形或卵形,具不明显的3钝棱,长1.2-2.5cm,直径0.8-1.8cm,表面红棕色或褐棕色,密被弯曲的刺状突起,纵走棱线状的维管束隐约可见,先端具突起的花被残基,基部具果柄痕或果柄;果皮较薄,易纵向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可见明显纵行的维管束及菲薄的隔膜,中轴胎座,3室,每室含种子6-20颗,种子集结成团。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5mm,直径1.5-4mm,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具不规则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较小一端有凹陷的种脐,合点在较大一端,种脊凹陷成一纵沟。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2)绿壳砂仁,果实卵形、卵圆形或椭圆形,隐约呈现3钝棱,长1.2-2.2cm,直径1-1.6cm,表面棕色、黄棕色或褐棕色,密被略扁平的刺状突起;果皮内表面淡黄色或褐黄色;每室含种子8-22颗;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4m,直径2-4mm,表面淡棕色或棕色,具较规则的皱纹。气芳香,味辛凉、微苦。

(3)海南砂仁果实卵圆形、椭圆形、梭状椭圆形或梨形,具有明显的3钝棱,长1-2cm,直径0.7-1.7cm,表成灰褐色或灰棕色,被片状、分枝的短刺;果皮厚而硬,内表面多红棕色;每室含种子4-24颗,种子多角形,长2.5-4mm,直径1.5-2mm,表面红棕色或深棕色,具不规则的皱纹。气味稍淡。

以个大、坚实、仁饱满、气香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1)阳春砂仁横切面类方形或类菱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细胞壁稍弯曲。种皮表应细胞1列长至50μm,直径至3μm,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含亩棕色色素;油细胞1列。切向延长.内含油液;色案层细胞4-5列.切向延长。会黄棕色或红棕色色麦。内种在厚壁细胞1列径向延长,圆柱形,长至35μm,直径至25μm,外壁薄,内壁极厚,非木化,胞腔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近内胚乳的细胞多乳含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皮含糊粉粒。胚细胞内含糊粉粒及油滴。

(2)绿壳砂仁类卵圆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壁皱缩弯曲。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圆形或楔状卵圆形,长至50μm,直径至35μm;下皮细胞含红棕色色素;色素层细胞3-4列,含红棕色或黄棕色色素;内种皮厚壁细胞圆柱形,长至32μm,直径至23μm,胞腔含硅质块。

(3)海南砂仁类梯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细胞壁皱缩弯曲。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椭圆形或长圆形,含红棕色内含物,长至63μm,直径至44μm;下皮细胞含红棕色或棕色色素;色素细胞2-4列,含黄棕色或红棕色色素;内种皮厚壁细胞圆柱形,长至28μm,直径至20μm,胞腔内含硅质块。

粉末特征:(l)阳春砂仁红灰色或灰棕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现长条形,末端渐尖或钝圆,长至346μm,直径9-54μm,外具角质层。②下皮细胞长方形或类长圆形,长40-100μm,直径11-34μm,常与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胞腔含棕色或红棕色物,易破碎成色素块。③油细胞切面现类长方形,有的胞腔可见油滴。④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大小(13-23)μm ×(20-31)μm,壁厚约2μm,非木化,胞腔含类圆形硅质块,大小(10-19)μm ×(18-29)μm;切面观细胞排成栅状,胞腔位于上端,内含硅质块。此外,有假种皮细胞、色素细胞、外胚乳细胞、内胚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簇晶等。

(2)绿壳砂仁红灰色或暗灰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长至307μm,直径17-38μm。②下皮细胞表面观长圆形,长 39-110μm,直径9-44μm。③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大小(9-18)μm×(10-24)μm,壁厚约3μm,胞腔内硅质块大小( 5-13)μm×( 6-19)μm。

(3)海南砂仁灰棕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现长条形,长至405μm,直径34-54μm。②下皮细胞长圆形或类长方形,长38-132μm,直径13-38μm,壁较弯曲,常与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内含红棕色或黄色色素。③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大小(9-23)μm ×(10-26)μm,壁厚约1.5m,胞腔含硅质块,大小( 8-20)μm×(9-25)μm;切面观排成栅状。

化学成分1.砂仁,种仁含挥发油,经鉴定,成分有乙酰龙脑酯(bornyl acetate),樟脑(canphor),柠檬烯(limonene),樟烯(camphe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龙脑(borneol),β-榄香烯(β-elem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β-香柑油烯(β-bergamotene),α-侧柏烯(α-thujene),月桂烯(myrc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芳樟醇(linalool),α-金合欢烯(α-farnesene),β-金合欢烯(β-farnesene),律草烯(humulene),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γ-荜澄茄烯(γ-cadinene),棕榈酸(palmitic acid)等近30种。果实含有多种微量元素(ug/g):锌64.2,铜8.8,铁44.0,锰138.0,钻0.10,铬1.2,钼1.15,镍6.69,钛0.95,钒0.09等;叶的挥发油与种子挥发油各成分含量虽有差别,但基组成基本相同。

2.绿壳砂仁果实含挥发油,其成分有:橙花叔醇(nerolidol)14.87%,樟脑17.65%,乙酰龙脑酯12.79%,芳樟醇7.86%,龙脑6.94%,樟脑烯(camphorene)1。15%,柠檬烯1.15%,β-蒎烯0.01%等;还含有具有镇静作用的2-菠醇葡萄糖甙类(2-bornanol glucosides),如豆蔻甙(amonumoside)等,及多种微量元素(μg/g):锌87.6,铜10.2,铁74.7,锰921,铬2.84,钼4.11,钛3.13,钒0.47,镍0.90,钻0.12等。

3.海南砂仁,果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芳樟醇,柠檬烯,樟烯,乙酰龙脑酯,樟脑,橙花叔醇,β-金合欢烯,γ-荜澄茄烯,3-蒈烯(3-carene),白草烯(calarene),愈创奥醇(guaiol)等。多种微量元素(μg/g):锌81.7,铜8.3,铁65.0,锰312.7,铬1.19,钼0.1,钒0.15,钛1.90等。

药理作用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1.对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取大鼠、豚鼠或兔小肠一段置台氏液浴槽内,通过记录仪记录肠管活动变化,观察药液对肠管自发活动的影响和拮抗乙酰胆碱和BaCl2作用。结果阳春砂煎剂(2.5-5×10(-3)g 生药/ml)时,可使豚鼠、大鼠小肠肠管收缩加强,加大剂量时对肠管有抑制作用,表现张力降低,振幅减少。阳春砂煎剂对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小肠肠管紧张性、强直性收缩有部分抑制作用。阳春砂(1.3×l0(-3)g 生药/ml)挥发性部位可使兔肠管轻度兴奋,然后转入明显抑制作用,张力降低,收缩频率减慢,振幅减少,并随浓度不同能部分或完全拮抗乙酰胆碱、BaCl2引起的肠管兴奋或痉挛。

1.2.对肠道推进运动的影响:小鼠体重(20-24g),随机分2组,给药组给砂仁煎剂(0.5g/kg),对照组给蒸馏水,测定计算出炭末到达肠段的长度/整个肠道的百分数,以衡量肠推进运动的机能状态。结果给药组为82.2±4.4%,与对照组(62.5±2.9)比较P<0.01,表明砂仁能增进肠道运动。

2.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家兔体重(2.0-2.6kg),每组3-4只,给药组为两个剂量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同剂量溶剂。给药后15、30、60、90分钟后分别颈动脉采血,离心制备PRP及PPP,以ADP为致聚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表明,砂仁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见表6)3.对花生四烯酸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个给药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等容积溶剂。给药后1.5小时静脉注射花生四烯酸,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0.6和1.2g/kg两剂量组分别死亡2和1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7只)相比P均<0.001,表明砂仁对花生四烯酸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保护作用。

4.对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剂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给药组分别灌胃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给等容积溶剂,1.5小时后小鼠静脉注射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液,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大、小剂量组分别死亡3和2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8只)相比,P<0.05和P<0.01,表明砂仁有明显的对抗由胶原和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的作用。

毒性1.急性毒性:小鼠(体重10-20g 雌雄各半)10只,砂仁煎剂25g/kg 灌胃 一次,观察3天,未见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

2.亚急性毒性:大鼠(160-285g 体重)10只,砂仁热浸液1.62g/kg 灌胃,连续30天,给药前后每周称体重,给药结束后抽血测肝功能(SGPT)、肾功能(NPN),最后处死动物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体重无明显变化,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病理检查无特殊异常。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0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醋酸龙脑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醋酸乙酯(2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数分钟后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品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阳春砂、绿壳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ml/g);海南南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1.0%( ml/g)。

本品含水分不得过15.0%。

商品规格商品有国产砂仁和进口砂仁两类。

(1)国产砂仁①阳春砂:不分等级,因加工不同分壳砂仁和砂仁两种。②绿壳砂仁:不分等级。③海南砂仁:分统货和一、二等货,也因加工不同分壳砂仁和净砂仁两种。净砂一等:种子团呈三棱状的椭圆形或卵圆形,分成三瓣,每辩约有种子10数粒,子粒饱满,每50g 150粒以内;二等:种子团较小而瘪瘦,每50g 150粒以外。

(2)进口砂仁习称“缩砂”,分壳砂和原砂仁。主产于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

除上述商品外,尚有红壳砂仁,其果实圆球形,具明显或不甚明显的3钝棱,长0.9-1.8cm,直径0.7-1.4cm,表面棕褐色或红棕色,被刺状突起;每室含种子5-18颗,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4mm,直径1-2.5mm。气香,味辛凉,微苦。主产于云南。少内使用,部分销外省。

炮制砂仁:除去杂质及果壳,捣碎。盐砂仁:取净砂仁,用盐水浸泡拌匀,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砂仁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行气宽中温脾止泻安胎。主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后下;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有热者禁服。

复方①和胃气,消宿食,理腹痛,快膈,调脾:沉香一两,缩砂仁、乌药各二两,净香附四两,甘草(炙)一两二钱。上除沉香不过火,余四味锉焙,仍同沉香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温盐汤无时调服,或空心烧盐汤调下亦好,紫苏、枣汤尤妙。(《活幼心书》缩砂饮)②消食和中,下气止心腹痛:砂仁炒研,袋盛浸酒,煮饮。(《纲目》缩砂酒)③治痰气膈胀:砂仁捣碎,以萝卜汁浸透,焙干为末。每服一、二钱,食远,沸汤服,(《简便单方》)④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症者: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七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砂仁八分,木香七分,生姜二钱。水煎服。(《古今名医方论》香砂六君子汤)⑤治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缩砂仁不拘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自然汁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济生方》缩砂散)⑥治冷滑下痢不禁,虚赢:缩砂仁、炮附子(末)、干姜厚朴、陈橘皮等分。为丸。日二,服四十丸。(《药性论》)⑦治妇人妊娠,偶因所触,或坠高伤打,致胎动不安,腹中痛不可忍者:缩砂不计多少。慢火炒令热透,去皮用仁,捣罗为末。每服二钱,用热酒调下,须臾觉腹中胎动处极热,而胎已安。(孙用和)⑧治遍身肿满,阴亦肿者:缩砂仁、土狗一个,等分。研,和老酒服之。(《仁斋直指方》)⑨治小儿滑泄,肛头脱出:缩砂一两。去皮为末,每用一钱,以猪腰子一片批开,入药末在内,绵系,米泔煮熟,与儿食之,次服白矾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缩砂散)⑩牙齿疼痛:缩砂常嚼之。(《仁斋直指方》)11.治一切食毒:缩砂仁末,水服一、二钱。(《事林广记》)

各家论述1.《汤液本草》:缩砂,与白檀豆蔻为使则入肺,与人参益智为使则入脾,与黄柏茯苓为使则入肾,与赤、白石脂为使则入大、小肠。

2.《纲目》:按韩矛《医通》云: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又云:缩砂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故补肾药用同地黄丸蒸,取其达下之旨也。

3.《本草经疏》:缩砂蜜,辛能散,又能润;温能和畅通达。虚劳冷泻,脾肾不足也,宿食不消,脾胃俱虚也,赤白滞下,胃与大肠因虚而湿热与积滞客之所成也。辛以润肾,故使气下行,兼温则脾胃之气皆和,和则冷泻自止,宿食自消,赤白滞下自愈,气下则气得归元,故腹中虚痛自己也。缩砂蜜,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本非肺经药,今亦有用之于咳逆者,通指寒邪郁肺,气不得舒,以致咳逆之证,若咳嗽多缘肺热,此药即不应用矣。

4.《本草汇言》: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窜,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沈则施曰:砂仁温辛香散,止呕通膈,达上气也;安胎消胀,达中气也;止泻痢、定奔豚,达下气也。与木香同用,治气病尤速。

5.《药品化义》:砂仁,辛散苦降,气味俱厚。主散结导滞,行气下气,取其香气能和五脏,随所引药通行诸经。若呕吐恶心,寒湿冷泻,腹中虚痛,以此温中调气;若脾虚饱闷,宿食不消,酒毒伤胃,以此散滞化气;若胎气腹痛,恶阻食少,胎胀不安,以此运行和气。

6.《本草新编》:砂仁,止可为佐使,以行滞气,所用不可过多,用之补虚丸中绝佳,能辅诸补药,行气血于不滞也。补药味重,非佐之消食之药,未免过于滋益,反恐难于开胃,入之砂仁,以苏其脾胃之气,则补药尤能消化,而生精生气,更易之也。砂仁止入脾,而不入肾,引补肾药入于脾中则可,谓诸补药必借砂仁,引其由脾以入肾,则不可也。《神农本草》井未言其入肾,不过说主虚劳冷泻耳。夫冷泻有专属乎脾者,何可谓脾寒俱是肾寒。

7.《玉揪药解》:缩砂仁,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阳而化谷,呕吐与泄泻皆良,咳嗽与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腐酸,利下气之秽浊。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胃逆。凡水胀肿满,痰饮咳嗽,噎膈泄利,霍乱转筋,胎坠肛脱,谷宿水停,泄秽吞酸诸证,皆升降反常,清陷浊逆故也。泄之则益损其虚,补之则愈增其满,清之则滋其下寒,温之则生其上热。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枢轴回旋运动,则升降复职,清浊得位,然后于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清降其肺胃,无有忧矣。和中之品,莫如砂仁,冲和调达,不伤正气,调醒脾胃之上品也。

8.《本草求真》:缩砂,书号为醒脾调胃要药。其言醒脾调胃,快气调中,则于腹痛痞胀有功,入大肠则于赤白泻痢有效,入肺则于咳嗽上气克理。至云止痛安胎,并咽喉口齿浮热能消,亦是中和气顺之意。若因实热而云胎气不和,水衰而见咽喉口齿燥结者,服之岂能是乎。故虚实二字,不可不细辨而详察耳。

9.《本草正义》:缩砂密,虽辛温能升,未尝不治中、下二焦之气,尤以专治肝肾为特长。甄权谓温暖肝肾,藏器谓治上气奔豚,盖皆有见于此。又得肠澼滞下一症,腹痛皆由气滞,必以调气为要务,然须疏通开泄,宜降而不宜升,故芳香辛温,升阳动火之药,皆在禁例。惟砂仁既能治虚寒之泄泻,似乎亦在升清消滞一边,而《开宝》竟以主治赤白痢疾,此症惟湿热积滞为独多,温升之品,宁非大忌。不知砂仁气辛,虽似温升,而开泄下降,是其本色。且能破滞解结,则虽湿热实积,亦不妨藉为引导,直入下焦而通淤滞,不患其升举秽浊,上逆为疟。故甄权又以为止休息气痢,濒湖引《药性论》,谓治冷滑下痢不禁,则温涩之中,尚有行气消积之作用在,固不可与肉蔻、益智之一味温涩者同日而语。石顽谓今人治血痢亦多用之,若积欲尽时,良非所宜。岂不以消滞导淤,是其所长,故适宜于积滞初下之症。又谓新产忌之,恐其气辛燥而动血,于以知砂仁泄降下气,力量颇专,与其他辛温芳香之药,以气用事,能升而不能降者,显然有别。

10.《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11.《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

1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13. 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

14. 杨土瀛:和中,行气,止痛,安胎。

15.《本草蒙筌》:止恶心,却腹痛。

16.《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

17.《医林纂要》: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砂仁 ==>】 古籍全文检索:砂仁     全站站内检索:砂仁
水仙散
水白菜
水百足
水百脚
水吐丝
水字形
水红花
水谷利
水谷泻
水谷痢
水谷廓
水鸡仔
水苗法
水板凳
水侧耳
水金铃
水瓮菜
水狗肝
水沫疮
水毒病
水荆芥
水荭子
水荭花
水胡豆
水胡椒
水咻(xǔ 诩)咳
水香附
水剑草
水洗丁
水结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