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向天蜈蚣

输入关键字:

向天蜈蚣

《中药大辞典》:向天蜈蚣

药材名称向天蜈蚣

拼音Xiànɡ Tiān Wú Gōnɡ

别名叶顶珠、铁精草(《福建民间草药》)。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田菁。夏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半灌木,高可达2~3米。茎直立,分枝,近秃净或被少数散生紧贴的毛,枝及叶轴平滑或有时有小凸点。双数羽状复叶,长15~30厘米;小叶20~30对,线状矩圆形,长8~20毫米,先端钝而有小锐尖。总状花序腋生,长3~10厘米,疏散,有花3~6朵;萼绿色,秃净,长4~5毫米,裂齿短而尖;花瓣淡黄色,长约1厘米,旗瓣有紫色斑点;雄蕊2束;子房线形,花柱内弯。荚果圆柱状条形,直或梢弯,长15~20厘米,宽约3毫米,有尖喙,种子25~30颗。花期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原野。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木质部含氮0.02%、灰分0.71%、戊聚糖19.41%、纤维素56.21%、木质素20.40%。韧皮纤维含氮0.27%、灰分4.03%、戊聚糖13.69%、纤维素52.48%、木质素13.10%。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根:治下消,妇人赤白带。叶:治尿血,毒蛇咬伤。

《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凉血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男人下消,妇女赤白带:向天蜈蚣鲜根一两,银杏十四粒,冰糖一两。水煎服。

②治糖尿病:向天蜈蚣鲜根五钱至一两,淮山药一两,猪小肚一个。水煎,饭前服。

③治尿道炎,小便尿血:向天蜈蚣鲜叶二至四两。洗净,捣烂绞汁,约一小杯,调冰糖少许炖服。

④治毒蛇咬伤:向天蜈蚣鲜叶二两。捣烂,绞汁,入黄酒二两,炖服;渣敷患处。(选方出《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向天蜈蚣

药材名称向天蜈蚣

拼音Xiànɡ Tiān Wú Gōnɡ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Sesbania

别名叶顶珠、铁精草、细叶木兰。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田菁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bania cannabina(Retz.)Pers.[Aeschy nomene cannabina Retz.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田菁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1-3m。茎直立,分枝,近秃净,嫩枝被紧贴柔毛,枝及叶轴平滑有时有小凸点。偶数羽状复叶,长15-30cm;小叶20-40对,叶片条状长圆表,长8-20mm,先端钝,有细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背面被紧贴疏毛;托叶早落。总状花序腋生,长3-10cm,疏散,花3-8朵;萼钟状,无毛,萼齿近三角形;花冠黄色,旗瓣扁圆形,长稍短于宽,有时具紫斑;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内弯。荚果圆柱状条形,直或稍弯,长15-20cm,宽约3mm,有尖喙。种子多数,长圆形,绿褐色。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间路旁或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华东地区有栽培。

化学成分1.木质部含氮0.02%、灰分0.71%、戊聚糖19.41%、纤维素56.21%、木质素20.40%。2.韧皮纤维含氮0.27%、灰分4.03%、戊聚精13.69%、纤维素52.48%、木质素13.10%。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心;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利尿。主发热;目赤肿痛;小便淋痛;尿血;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向天蜈蚣 ==>】 古籍全文检索:向天蜈蚣     全站站内检索:向天蜈蚣
赛葵
赛莨菪
三白草
三白草根
三叉凤尾蕨
三叉虎根
三叉苦
三翅铁角蕨
三出叶委陵菜
三点金草
三对节
三对叶丹参
三朵云
三方草
三分丹
三分三
三股筋
三果木皮
三花枪刀药
三花枪刀药根
三加
三加花
三加皮
三尖杉
三尖杉根
三角草
三角风
三角咪
三角泡
三角叶风毛菊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