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五色痢

输入关键字:

五色痢

    病名。指痢下脓血呈现多种颜色者。有虚证实证之分。实证多因止涩太早,或下之未净,热毒留滞肠中所致,虚证多因痢症久延,脏气受损,脾肾两伤所致。亦有正虚邪恋,虚实夹杂者。《张氏医通》卷七:“五色痢,古人皆谓肾病,以肾为藏精之室,所居之位,最下最深,深者既病,其浅而上者,安有不病之理?精室既伤,安能任蛰藏之令乎?仲景所谓五液注下,脐筑揪痛,命将难全者是也。……不知益火消阴,实脾堤水,兼分理其气,使失于气化之积,随之而下,未失气化之津,统之而安。”痢下五色病机各别。《痢证汇参》卷二:“痢有五色之辨,如下痢肠垢之属,无非气之所化也。但白者其来浅,浮近之脂膏也。赤者其来深,由脂膏而切肤结也。纯下赤者,多以血为热迫,故随溢随下,此则最深者也。若紫红紫白者,则离位稍久,其下不速,而色因一变。……大都纯血鲜红者,多热证,以火性速,逼迫而下也;紫红紫白者,少热证,以阴凝血败损而然也;纯白者,多寒证,脏寒薄滑而然也。又有黄黑二色,则色深而秽臭者为热证,亦有寒者;若浅黄色淡,不甚臭者,此即不化之类,皆寒证也;黑而脓厚大臭者,多火证;若青黑而腥薄者,此肝肾腐败之色也。”沈汉卿《温热经解》中以痢有五色,各有病源。痢色赤,或先白后赤,或赤多白少者,银楂芩连汤;痢色黄者,葛根芩连汤;痢色绿者,陈苓术芍甘连汤;痢色纯白,姜苓术草汤理中汤;脉沉迟者加附子,痢色纯黑如漆,银楂姜桂大黄汤。《时病论》卷三以初起者为实,日久者为虚,脉实有力者为实,脉虚无力者为虚。补虚以补火生土法,泻实以清痢荡积法。参痢疾等条。



【检索五色痢 ==>】 古籍全文检索:五色痢     全站站内检索:五色痢
地仙酒
地仙散
地仙丸
地仙饮
地血散
地榆败毒散
地榆樗皮丸
地榆丹
地榆防风散
地榆膏
地榆合剂
地榆槐角丸
地榆黄连散
地榆降血饮子
地榆解热汤
地榆绢煎
地榆散
地榆芍药汤
地榆水
地榆汤
地榆丸
地榆饮
地榆饮子
地榆油
地榆油膏
地芝丸
第二大竹沥汤
第二还真散
第二退水饼
第二药神仙换肌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