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海虾

输入关键字:

海虾

药材名称海虾

拼音Hǎi Xiā

别名大红虾(《本草拾遗》)。

出处《纲目》

来源对虾科动物对虾龙虾科动物龙虾等海产虾的全体

原形态对虾(《纲目》),又名:宁虾(《粤志》),明虾。

体长两侧扁,雌性长约18~24厘米,雄者稍短。体躯透明,雌者棕蓝色,雄者稍显黄色;全体被有甲壳。头胸甲较坚硬而宽大,前端中央延伸成长而尖的剑颧,上缘具7~9齿;下缘具3~5齿。剑额下两侧具有柄的眼1对,头部有附肢5对,第1、2对成为两对鞭状触角,其第2对很长。其他3对,成为1对大颚和2对小颚,为口器之组成部分。胸部附肢8对,其中3对成为颗足,为口器的一部分,5对为步足,前3对步足的末端均为钳状,以第3对为最长。后2对末端成爪状。腹部7节,分节明显,能屈曲;腹部附肢6对;第1对雌者内肢极小,雄者变为生殖器。第6对为尾肢,粗短,和腹部第7节尾节合成尾鳍。

生活于泥沙底的浅海,白昼不甚活动,常潜伏泥中,夜间则十分活泼,不时游至海水的上、中层,捕食其他小动物。分布黄海、渤海及长江口以北各海区。为我国特产。

龙虾

对虾为大,长30厘米以上,色鲜艳。头胸甲坚硬多棘,触角均极发达,第2对更长大,基部数节粗而有棘。尾甚大。常见的如锦绣龙虾

分布东海和南海。

化学成分对虾的可食部分每100克含水分77克,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碳水化物0.2克,灰分1.5克,钙35毫克,磷150毫克,铁0.1毫克,维生素A360国际单位,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1.7毫克。体肌含原肌球蛋白、副肌球蛋白。对虾变褐色的原因,是因含酪氨酸酶,如用亚硫酸钠将酪氨酸还原,则不受此酶的作用,因而不变褐色。

伊势虾(龙虾之一种)肌肉的一般化学组成,每100克含水分84.78克,蛋白质14.20克,脂肪0.3,0.5克,糖元0.05,0.05~0.06克,灰分1.6,1.7克(前数为6月份含率,后数为11月份含率)。此种龙虾每100克含维生素A元8国际单位,B1-10微克,B2-100微克,尼克酸1.9毫克,C-3毫克。每克肌肉含α-生育酚(即维生素E)1.2毫克以上;碘的含率仅低于海藻。干龙虾每公斤含碘6毫克。伊势虾肌肉水提出物中,含以下各种物质(每公斤新鲜肌肉所含克数):6-羟基嘌呤0.16,精氨酸5.2,组氨酸0.013,赖氨酸0.35,甜菜碱2.4,丙氨酸0.35,脯氨酸0.1,牛黄酸少量,乳酸0.2,酪氨酸也存在。龙虾肌肉,如同其他动物,含与肌肉收缩有关的蛋白质-肌球蛋白、肌动球蛋白及甲胺;尾肌含三甲铵氧化物约0.3%。

龙虾尚含胆甾醇190毫克%。壳和内脏都含β-胡萝卜素,而壳中含类胡萝卜素如叶黄素、鸡油菌黄质、海胆烯酮、玉蜀黍黄素、梳黄质等为数颇多。其壳中色素有三种,即α-甲壳青、β-甲壳青和一种黄色色素,它们的辅基都是虾黄质。β-甲壳膏分子量为21800±1000,含虾黄质2分子。

性味甘咸,温。

①《本草拾遗》:"甘,平,小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温,微毒。"

③《本草撮要》:"甘咸,平。"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少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开胃化痰。

①《本草拾遗》:"大红虾蚱,主蛔虫,口中疳匿,风瘙身痒,头疮,龋齿,去疥癣。"

②《纲目拾遗》:"对虾,补肾兴阳;治痰火后半身不遂,筋骨疼痛。"

③《随息居饮食谱》:"开胃、化痰。"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酒浸。外用:捣敷。

复方①朴肾兴阳:对虾,烧酒浸服。(《纲目拾遗》)

②治阳萎:活海虾若干,浸酒中醉死,炒食。(《泉州本草》)

③治痰火后半身不遂,筋骨疼痛:桃仁棉花子仁、杜仲、炒巴戟、朱砂骨碎补枸杞子续断牛膝各二两,大虾米四两,菟丝饼四两。用烧酒二十斤煮服。如年高者加附子肉桂各一两。酒服完,将渣晒干为细末,蜜丸。每服二钱,酒送下。(《医学指南》)

备注以上两种虾的壳(海虾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检索海虾 ==>】 古籍全文检索:海虾     全站站内检索:海虾
救腐汤
救肝败毒至圣丹
救肝开郁汤
救割全生汤
救汗回生汤
救汗汤
救涸汤
救喉汤
救坏汤
救荒代粮丸
救荒丹
救活丸
救急避瘟散
救急丹
救急定中丸
救急膏
救急解毒丸
救急雷公散
救急散
救急痧药水
救急十滴水
救急水
救急汤
救急五香丸
救急稀涎散
救急饮
救济丹
救劫汤
救惊散
救惊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