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海胆

输入关键字:

海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胆

药材名称海胆

拼音Hǎi Dǎn

来源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A. Agassiz)、刻肋海胆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Temnopleurus tereumaticus (Leske)刻肋海胆T. hardwickii (Gray) 或大连紫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 (A. Agassiz)的石灰质骨壳

性味咸,平。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化痰。用于淋巴结结核,痰积不化,胸胁胀痛。

用法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海胆

药材名称海胆

拼音Hǎi Dǎn

别名海肚齐、刺海螺、刺锅子(《山东中草药手册》)。

出处《本草原始》

来源为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或刻肋海胆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北方刻肋海胆等的石灰质骨壳。夏季捕捉。捕得后,去掉肉和棘刺,洗净晒干。

原形态①马粪海胆

全体呈半球形,直径约3~5厘米,常呈灰绿色、灰褐色或棕灰色,密生能活动的棘。将棘除去后,则露出坚硬的壳。扁凹而有口的一面称"口面",与其相对的隆起面称"反口面"。口面有5枚钙质齿从口内露出,其四周为围口区,不生棘。反口面中央有肛门,其周围有效块壳板,包括筛扳1、生殖板4及眼板。另一部分壳板成为相间排列的5个步带和5个间步带,在赤道部步带和间步带几乎等宽。步带板上每4对管足孔排列成斜弧形;大疣很小,排成纵行;中疣和有孔带中间的疣排列成水平的横行。间步带板上有1个大疣和5~6个中疣排成纵行。棘短,长仅5~6毫米。

栖息于海滨砂砾底、海藻间或石缝中。分布辽宁、河北、山东,以至浙扛、福建沿海。

②光棘球海胆,又名:大连紫海胆。

形态与上种相似。全体呈半球形,直径可达8~10厘米,常呈紫褐色、黑紫色。壳薄而脆。口面平坦,反口面隆起。步带较窄,约为间步带的2/3,但到围口区边缘却等于、或反比间步带略宽。步带板上每6~7对管足孔排成斜弧形,有大疣1个,中疣2~4个和多数小疣。赤道部各间步带板上有1个大疣,大疣上方和两侧有15~22个中疣和小疣。棘大小不等,大棘粗壮,长可达3厘米。

分布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北部的沿海。

③细雕刻肋海胆

体呈高圆锥形,直径通常4厘米。大棘扁平,在黄褐或灰褐色的底子上,带有红紫色的横斑,有时亦可见到白色者。围肛部具跟板5、生殖板5;间步带和步带各5个,互相间隔,步带板的水平缝合线呈三角形凹痕。赤道部各步带板有大疣、中疣各1个,小疣多数。各间步带板有3个大疣,及多数中疣、小疣。间步带管足孔6行,宽度比步带板小。

栖息于浅海细沙泥底,常借海藻或碎壳隐蔽。北自大连,南至海南岛均有分布。

④北方刻肋海胆

形似上种而壳较低矮,大棘浅灰褐色,无红紫色斑纹,仅基部为黑褐色。赤道部以上步带板的水平缝合线上凹痕边缘有些倾斜,内端深陷成孔状。

栖于泥沙底的浅海中。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浙江等地沿海。

生境分部主产山东及河北沿海地区。

性状干燥的骨壳呈中空的半球形,直径3~4厘米,厚约2~3厘米,较扁平的一面为黄棕色、中央有圆形口孔,围口部略向内凹下,口内边缘着生5个"U"字形互相连接的薄片状齿。背面棕色,隆起,其中心有一个十角星状的孔,为"顶端系统"脱落后所形成,从"顶端系统"至口孔有石灰质骨板,辐射状排列成10带,颇有规则。其中5带较狭,疣状突起较小,其外侧有无数细孔的为步带区,与步带区间隔排列的5带有较大的疣状突起,而无细孔的为间步带区。质坚硬而轻,不易折断,断面呈淡蓝色。气微,味辛。

化学成分马粪海胆骨壳主要由钙质所成。棘刺含多种苯醒衍生物的色素。

炮制去净杂质,捣碎。

性味①《中药志》:"咸,平。"

②《山东中草药手册》:"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原始》:"治心疼。"

②《中药志》:"软坚散结,化痰消肿。治瘰疬痰核,积痰不化,胸胁胀痛等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复方治颈淋巴结核:海胆二钱,海藻五钱,夏枯草五钱,浙贝母三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胆

药材名称海胆

拼音Hǎi Dǎn

英文名Sea urchin

别名海肚齐、刺锅子、刺海螺、海锅

出处出自《本草原始》

来源药材基源:为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参胆及光棘球海胆、长海胆科动物紫海胆或刻肋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及北方刻肋海胆等的石灰质骨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A.Agassiz)2.Strongylocentrotus nudus (A. Agassiz)3.Anthocidaris crassispina(A.Agassiz)4.Temnopleurus toreumaticus (Leske)5.Temnopliurus hardwickii (Gray)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去掉肉及棘刺,洗净,晒干。

原形态1.马粪海胆,体呈半球形,直径约3-6cm,高度约等于壳的半径。密生能活动的棘,除去棘后,显出硬壳。扁凹面称口面;相对的隆起面称反口面。口面有5枚钙质齿,其四周为围口区,微向内凹,不生棘。反口面中内不肛门,其周围有1块筛板、4板生殖板及5块眼板,其中第1块和第5块眼板接触围肛部。自顶端向四周辐状排列的壳板,为相间排列的5个步带及5个间频带,至赤道部步带和间步带几乎等宽。在步带板上生有管足,每4对管道部步带和间步带几乎等宽。在步带板上生有管足,每4对管足孔排列成斜弧形,各间步带板有1个大疣和5-6个中疣,另外散生着多数小疣,并生有多数大棘,棘长5-6mm。管足内常有C形骨片。

2.光棘球海胆,体关球形,过薄而脆,直径一般为6-7cm,也可达8-10cm。口面平坦,围口部边缘稍向内凹,相近的步带等于或略宽于间步带,但向上则频带较窄,约为间频带的2/3,每个步带成斜弧形,管足内有C形骨片。赤道部各间步带板上有大疣1个,其旁有中疣和小疣15-22个,排列成半环形。顶系稍隆起,肛门偏于后方,围肛部近几乎圆形。大棘粗壮,长可达3cm。

3.紫海胆,体半球形,壳坚固,直径6-7cm,高2-3cm。步带和间步带各有大疣2纵行,大疣两侧各有中疣1纵行,其间沿中线还有交错排列的中疣1纵行。赤道部的管足孔一般是8对排列成一斜弧,口面的管足孔对数减少,有孔带宽展成瓣状。顶系较小,第1和第5眼板接触围肛部。大棘强大,末端尖锐。常一侧长,另一侧短。管足内有弓形骨片,两端尖细,中有突起。

4.细雕刻肋海胆,体呈高圆锥形,壳厚而坚,直径通常为4-5cm,步带宽约为间步带的2/3,各步带板的缝合线处有明显的三角形凹痕。管足孔每3对排列成弧形。赤道总和 步带板有大疣和中疣各1个,小疣多数,各间频带板上有大疣3个和多数中、小疣。顶系稍突起,各生殖板上有多数小疣,眼板都不接触围肛部。仅口面有大棘短小呈针状;赤道部的大棘最长,末端宽扁;口面的大棘较长略弯曲。

5.北方刻肋海胆,形似上种,但壳较低平,壳一般直径为3cm左右,最大约为4.5cm,高约2cm。步带狭窄,其有孔带很窄,管足孔很小。间步带宽,各间步带板缝合线处的凹痕大而明显,边缘略倾斜,且内端深陷成孔状。反口面的大棘较短,为黄褐色,无横斑,但基部为黑褐色。口面的大棘稍扁平,颜色略浅。反口面各间步带的中玫和缝合线的凹痕为灰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时壳为暗绿色或灰绿色 。棘的颜色普异很能够大,通常为暗绿色,也有带紫色、灰红色、灰白色、褐色等。栖息于潮间带至水深红4m的海藻繁茂的岩礁间或沙砾底及石缝中繁殖季节在3-4月间。

2.生活时壳为灰绿色或灰紫色,棘为紫黑色,幼小个体的棘为紫褐色或黑褐色。栖息于沿岸浅海至水深180m的海藻较多的岩礁底。繁殖季节在6-7月中旬。

3.生活时全体黑紫色,幼小个体壳暗绿色,棘常有灰褐色、灰紫色、灰绿色、紫色或红紫色,口面的棘常带斑纹。栖息于潮间带岩礁间或水洼中及水深85m的沙砾底。繁殖季节在5-7月。

4.生活时壳为黄褐、灰绿等色。大棘灰绿色或黄褐色,带有3-4条红紫色或紫褐色的横斑。少数的个体全为白色。常成群栖息于从潮间带至水深40-50m的沙泥底,产卵季节在6-7月下旬。我国分布于南北各沿海。

5.栖息于水深5-35m浅海的沙砾、石块等底质。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黄海、渤海沿岸,向南至浙江、福建浅海。为我国和日本的特有种。日本以卵作为制作“云丹”(海胆卵酱)的原料。

2.我国分布于辽东半岛及山东半岛的北部。现快已进行人工养殖。卵可食用,可为“云丹”的原料。

3.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卵可为“云丹”的原料。

4.我国分布于南北各沿海。

5.我国分布于黄海、渤海,向南可至舟山群岛和台湾海峡。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中空的扁球形,大小不一,直径2.8-4cm,厚1.5-3cm,扁平的一面为黄棕色,中央有圆形口孔,围口处略向内凹下,口内边缘着生5个U字形互相连接的薄片状齿。背面隆起;棕色,其中心有一个十角星状的孔,为“顶端系统”脱少后形成的,从顶端系统至口孔有石灰质骨板辐射状排列,列成10个带,其中带较窄,疣状突起较小,外侧有无数舅孔的步带区,与步带区间隔排列的5带有较大的疣状突起,而无细孔的为间布带区。质坚硬而轻,不易折断,断面呈淡蓝色。气微,味辛。

显微鉴别,取海胆粉壳粉碎过80目筛,石油醚浸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众多聚集在一起的骨壳颗粒。

化学成分光棘球海胆含磷脂,包括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二磷脂酰甘油(diphosphatidylglycerol);还含糖脂、糖部分,包括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木糖(xylose),鼠李糖(rhamnose),及1-O-乙基-D-葡萄糖(1-O-D-glucose)。此外,还含多羟基萘醌类:6-乙基-2,3,5,7,8-五羟基-1,4-萘醌(6-ethyl-2,3,5,7,8)A。

本品性腺含3种唾液糖脂(sialoglycolipids)的混合物,已分离出2种,分别为N-乙醇酰神经氨基-α-(2→4)-N-乙醇酰神经氨基-α-(2→6)-吡喃葡萄糖基-β-(1→1)-神经酰胺[N-glycolylneu raminyl-α(2→4)-N-glycoloylneuraminyl-α-(2→6)-glucopyramosyl-β(1→1)-ceramide]。还含17种氨基酸,较称定的有: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赖氨酸(lysine)。卵母细胞在原生质阶段含糖原(glycogen),中性粘多糖(neutralmucopolysaccharide)。

肉中含醛缩酶(aldolase)。

过中含抗肿癌糖蛋白(glycoproteins)。

马粪海胆卵含海洋(卵)微管蛋白(marine egg tubulin)。蛋黄含水溶性脂肪蛋白,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和海胆烯酮(echinenone)。

细雕刻肋海胆未受精卵含过氧化氢酶(catalase)。

性腺含角鲨烯(sgualene),正十七碳烯(n-heptadecene),正十七烷(n-heptadecane)。

卵含酸性磷酯酶(acid phosphatase).

药理作用海胆提取物波乃利宁(Bonellinin)有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其生殖腺中所含有二十碳烯酸占总脂肪酸的30%以上,二十碳烯酸是预防心务管病的有效药物。海胆(Stronglyocentrotus droebachiensis)生殖腺提取物,对豚鼠回肠具有前列腺素样平滑肌兴奋作用,并能抑ADP、肾上腺素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5-羟色胺的释放。海胆含有海胆毒素,其作用各不相同,有的对动物的红细胞有溶解作用,并能引起心脏的激活和使肌肉对外直接性刺激不起反应。喇叭毒棘海胆(Toxopneustes pileolus)毒素,能使青蛙心脏周围的血管产生暂时收缩,对平滑肌有明显收缩作用,胰凝蛋白酶能使其失去活性。此毒素是一种肽式蛋白质,对平滑肌具有激肽的行为。绿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droebachiensis)的糖蛋白Sirongylostatin1和2均具有抗肿瘤活性。白棘三列海胆(Tripnenstes gratilla)毒素,能促使离体豚鼠回肠持续收缩,并与剂量成正比;豚鼠心脏冠脉灌注,可产生心博幅离与速率的改变,也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脏阴滞。该毒素对兔、人、豚鼠、牛、绵羊和鱼的红细胞有溶血活性,在整体动物中引起血压下降。对回肠标本的作用不受阿的托品的阻滞,但能被去每灵(pynibeniamine)部分阻滞,被D-澳麦角酸与甲硫哒嗪(mellaril)不同程度地阻滞,被保泰松完全阻滞。并可使螯虾腹深伸肌标本对间接刺激产生阻滞。对细胞内刺激的肌肉反应也引起不可逆的阻滞。在豚鼠神经一膈标本中此种毒素可使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收缩减弱,与无脊椎动物系统的相似。初步发现,白棘三列海胆中存在着有毒不而热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释放组胺或产生激肽,表明这种物质具潜在的药学价值。

鉴别理化鉴别(1)取海胆粉末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20mmol/L盐酸,可见反应剧烈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此气体引入盛有氢氧化钙澄明的溶液的试管中可见试管中溶液逐渐混浊,并形成白色沉淀。

(2)取上述年轻酸反应液,滴在载玻片上,再滴加1mol/L硫酸1滴,放置片刻,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结晶成簇状存在。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残肉、棘刺及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性味味咸;性平;小毒

归经肝;肾;胃经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主瘰疬痰核;哮喘;胝肋胀痛;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每次2g。

复方治颈淋巴结核:海胆二钱,海藻五钱,夏枯草五钱,浙贝母三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本草原始》:治心疼。

2.《中药志》:软坚散结,化痰消肿。治瘰疬痰核,积痰不化,胸胁胀病等证。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海胆 ==>】 古籍全文检索:海胆     全站站内检索:海胆
小七香圆
小青龙合剂
小青龙加石膏汤
小青龙颗粒
小青龙汤
小清凉散
小三五七散
小省风汤
小菟丝子丸
小菟丝子圆
小胃丹
小温中丸
小乌沉汤
小犀角圆
小陷胸加枳实汤
小陷胸汤
小续命汤
小异功散
小茵陈汤
小营煎
小枣丹
小镇心散
小朱砂丸
小驻车圆
哮吼灵秘丹
哮吼丸
哮积丹
絜矩三和汤
泄肝和胃化湿汤
泄肝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