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多头苦荬

输入关键字:

多头苦荬

《全国中草药汇编》:多头苦荬

药材名称多头苦荬

别名鸭舌草、黄花山鸭舌草

来源菊科多头苦荬Ixeris polycephala Cass.[Lactuca polycephala (Cass.) Benth.],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苦、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痞;外用消炎退肿。主治肺热喉痛,腹痛,痞块,阑尾炎;外用治疔疮肿毒,乳痈,目赤肿痛,皮肤风疹。

用法用量鲜品1~1.5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多头苦荬

药材名称多头苦荬

拼音Duō Tóu Kǔ Mǎi

英文名all-grass of Polycephalous Ixeris

别名黄花地丁、黄花山鸭舌草剪刀草、剪子股、还魂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多关苦荬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xeris polycephala Cadd. [Lactruca polycephala (Gass.)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关苦荬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40cm。全株无毛。基生叶条状披针形,长8-22cm,宽6-13mm,先关渐尖,基部狭窄成柄,全缘,稀羽状分裂;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4cm,宽8-14mm,无柄,先端渐尖,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密集成伞房状或近伞诚心诚意太,具细梗;总苞片6-8mm;外层总苞片小,卵形,内层总苞片8,卵状披针形,长5-8mm;舌状花黄色,长8-9mm,先端5齿裂。瘦果成熟时黄棕色,纹锤形,长3-4mm,具翅枝,先端有短尖头,喙长约1mm,冠毛白色。花果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通常生路边或低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15-30cm。完整基生叶片展平后呈线状披针形,长8-20cm,宽5-13cm,边缘全缘或具短尖齿,稀羽状分裂;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7-14mm,有翅棱,喙长约1mm。气微,味苦。

性味味苦;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咽痛;目赤肿痛;阑尾炎;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4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喉痛、腹痛、风疹、阑尾炎。外用于无名肿毒、乳痈。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多头苦荬 ==>】 古籍全文检索:多头苦荬     全站站内检索:多头苦荬
麻柳果
麻柳树根
麻柳叶
麻妹条叶
麻母
麻牛膝
麻皮
麻雀脑
麻雀肉
麻糖风
麻羊藤
麻叶
麻叶荨麻
麻叶绣球
麻叶绣球果
麻油
麻鱼胆
麻鱼骨
麻鱼肉
麻滓
马鞍藤
马鞍藤根
马鞍叶
马绊草
马雹儿
马宝
马比木
马边绣球
马鞭草
马鞭石斛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