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活幼心书

> 卷下信效方 膏类

膏类

五心烦热,喉痰壅盛,惊风搐搦,渴饮无时,睡中不宁,见人烦躁,口疮糜烂。 朱砂(水飞,五钱) 牙消 硼砂 玄明粉(三味各二钱半) 麝香(一字) 金箔 银箔(各十五贴)附子 枳壳(如前制,二味各三钱) 川芎 粉草(二味各四钱) 人参(去芦) 黄芩薄荷叶(三味各二钱) 上前七味,入乳钵杵匀,后七味,锉焙为末,仍入钵中同前药和,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用麦门冬熟水无时化服。 □ 治痰喘气促咳嗽,连声不已,冷热二证皆可投。 半夏(炮裂) 南星(炮裂,二味各一两半) 上二味为末,以生姜汁和匀,捻作小饼如钱样,用慢火炙干,再为末,复取姜汁如前,经两次炙干,仍焙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至二丸,仍用姜蜜汤无时化服,有热以薄荷汤。 □ 治口内舌上生疮作痛,饮食艰进,昼夜烦啼。 山栀仁 绿豆粉(二味各一两半) 粉草(六钱) 上件或晒或焙为末,用生地黄烂杵取汁一两半,好蜜一两半,以薄瓦器盛,在铜铁铫中水煮成膏,如稀糊相似,候冷亭分,入前药末,同在乳钵再杵匀,丸芡实大,每以一丸至二丸,麦门冬熟水无时化服。儿大者每用一丸,纳口内含化,或以新汲水调点舌上。 □ 治诸渴不止,吐泻后口干无味,及病中昏闷,咽痛不利,心悸似惊,此药品味不寒不燥,用得其宜,暑月出路含化,则津液生而烦渴少,神效异常。 人参(去芦) 檀香(锉晒) 薄荷叶(三味各半两) 乌梅肉(薄切,用屋瓦慢火焙干)干葛 缩砂仁 百药煎 粉草(五味各一两) 上除檀香不过火,乌梅肉别焙,余六味或晒或焙,仍同前二味研为细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或二丸,无时含咽。儿小者麦门冬熟水化服。 □ 理囱门陷。 绵川乌(生用) 绵附子(生用,二味各五钱) 雄黄(二钱) 上件为末,用生葱和根叶细切烂杵,入前药末同煎,空心作成膏,贴陷处。 □ 治六七岁以上小儿, 腮肿毒,牙关紧硬,饮食不便。 绵川乌(水浸润,炮裂去皮,脐半两) 玄明粉(二钱) 淡豆豉(三钱重,水浸润饭上蒸透) 上以川乌为末,同蒸豆豉玄明粉在乳钵烂杵为膏,丸芡实大,每用一丸。儿大者安在牙关内,今其自化,和痰吐出。又再如前法含化,肿毒自消。儿小者用薄荷蜜汤化开,以指头抹入牙关内,咽下亦不妨。 □ 治小儿尘埃入目,揩成肿热作痛,啼哭不已。 油烟细墨 上以烟墨新汲井水浓磨,入玄明粉半钱,和匀为膏,用笔多点目内,三五次即效,仍忌饮酒一昼宵。 □ 治暴患脱肛。 萆麻子(一两) 上件烂杵为膏,捻作饼子,两指宽大,贴囟上,如阴证脱肛,加生附子末,葱蒜同研作膏,根据前法贴之。 □ 治百日内婴孩,唇面青冷,腹痛夜啼,及周岁以上者,盘肠内吊,诸疝气疾。 钩藤(和钩) 玄胡索 当归(酒洗) 粉草(炙) 乳香(五味各五钱) 肉桂(去粗皮二钱)麝香(一字) 上前四味焙干,桂不过火,同为末,乳香 叶里,熨斗盛火,熨透候冷,入乳钵同麝细杵,后入前药末再杵匀,炼蜜丸芡实大,每用一丸至二丸,白汤空心化服。 □ 治时行火眼,赤肿涩痛,昼夜烦啼。 净黄连(二钱半) 上件细锉,鸡子一枚,筋嘴札开,一头大处,取清瓦盏盛入黄连和匀酿一时,见黄色,以绢滤过成膏,患者仰面卧,外令人挑一字许,频点目内,觉口中有苦味满舌,上药之验也。豆疮余毒攻眼,眵多有热,用之亦验。 □ 治脾胃虚弱,吐泻腹胀,肚疼困倦,有因感冷而泻,夜起频数,大便过时,食不克化。 肉豆蔻 丁香砂仁 诃子肉(炮去核,四味各二钱半) 粉草(炙) 青皮(去白,二味各半两) 陈皮(去白,一两) 马芹(净洗焙干,三钱) 上除丁香不过火,余七味焙,仍同丁香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用一丸至二丸,白汤空心化服。 □ 治一切汤火疮,但敷上痛止,更无瘢痕。 好糯米五升(或不拘多少) 上用坚硬铁器盛贮,见天处以雪水浸一二月,不问腐烂,仍用竹器捞出,于大筲箕内,别取净水淋过晒干,焦炒研为细末,新汲井水调涂患处。如干燥,又以软鸡翎蘸水添拂疮上,使之滋润痛减,药少再添用,自然效速。末久成围再研细,一名玄霜散,炒透黑色,烟清为度。 □ 治暴赤火眼肿痛,及血疖作疼发热。 大黄黄连 黄柏 赤葛 细辛(和叶) 薄荷叶 风化朴硝(七味各一两) 上前六味,或晒或焙为末,临入朴硝,乳钵内同杵匀,每用一钱至二钱,冷水加姜汁调涂太阳,或新汲井水调妙,热疖以凉米汤水调,搽患处。 □ 治急慢惊搐,脐风撮口,牙关紧闭,痰涎壅盛,咽喉肿痛。 威灵仙(去芦,一两半,细锉焙,研为末) 上用皂荚三两,去皮弦捶损,挪温水一碗,绢滤过,慢火熬若稀糊,入醇醋半两,再熬三五沸,去火候冷,用前药末亭分,乳钵内杵匀,丸芡实大,先用盐梅肉擦牙根,次以此膏一丸或二丸,温白汤浓调,抹入左上牙关内,即开。续进别药,熬时得瓦器为上,银器尤佳,及解风痰壅盛,淡姜汤调化,无时少与含咽,咽喉肿痛,温茶清调下,或薄荷汤。 □ 治水泻疳泻,下痢赤白,腹痛烦渴。 橡斗子(一两) 细茶 白姜 甘草(三味各二钱半) 白芷(五钱) 上件锉焙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二丸至三丸,温米清汤空心化下,入醋,与蜜相亭,为膏尤妙,汤温化服。

返回目录 >> 《活幼心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