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古今医统大全

> 卷之七十六 药方

药方

辟瘴饮子 治瘴时行,无事之时,宜先服此,则不感染。 陈皮(七分) 半夏(一钱,制) 茯苓 浓朴(姜制。各七分) 人参 枳壳(炒)砂仁(炒。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上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一钟服。 槟榔煎 治山岚瘴气寒热呕吐,腹满不思饮食。 槟榔 苍术 浓朴(姜制) 陈皮 草果(各五分) 甘草(一寸) 生姜(一块,湿纸包煨) 上水二钟、枣三枚,煎八分,食远热服。 和解散 治瘴病初作,胸腹满闷,头眩发热。 苍术(半斤,米泔水浸一宿) 浓朴(二两,姜汁炒) 陈皮(二两) 甘草(四两) 本 桔梗(各三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钟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热服。日三服夜一服。此药不拘伤风伤寒,初作未分证候,任服大能助胃驱邪和解百病,不可不服。 黑豆饮 治房劳感风小腹痛。 黑豆(五合) 炒香熟,好酒淬之,乘热气薰病患,微覆出汗而愈。 生姜煎 治瘴如疟,憎寒壮热。 老生姜(一大块) 打破,纸包煨,水一钟煎半钟,热服微汗。 附子汤 治瘴疟脾寒,寒振热少,面色青白,饮食少进,四肢厥,大小便清宜服。 附子(一枚,制) 草果(五粒) 水二钟煎一钟,分二服。 生姜附子汤 治岭南瘴厉,内虚发热,或寒热往来,痰呕吐逆,头疼身痛,或汗多烦躁,引饮,或自利小便赤兼主卒中风。 附子(一枚,如法制) 作四服,每服水一钟、姜十片,煎六分,微温服。 干姜附子汤 治瘴毒阴候发热,或烦躁手足冷,鼻尖凉身体疼痛重,舌上苔生,引饮烦渴,或自利呕吐,汗出恶风。 大附子(一枚,制,分四服) 每服炮干姜二钱,同煎温服,热甚者冷服。 冷汤 治瘴毒内寒外热,咽嗌间烦躁不解。 人参(半两) 大附子(一钱) 甘草(炙,三寸) 竹叶(十四个) 大枣(五枚) 水煎温服。 不换金正气散善解一切山岚瘴气,八般疟疾,四时伤寒,五种膈气,和脾胃,止吐泻,温中,下痰饮,止腹痛,胀满吞酸,噫气噎塞,干呕恶心,内受寒湿,外感风邪,头痛头眩,鼻塞,不分阴阳,尤宜多服。及一切霍乱时气诸疾,妊妇胎前产后,并不碍忌,四方不伏水土。凡入岭南,此药不可不备。 浓朴(姜炒) 苍术(米泔水泡) 陈皮(去白) 半夏(制) 藿香叶(净) 甘草(炙。各一钱) 草果(五分) 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温服。 参苏饮子、羌活冲和散(二方治同前,并见伤寒门。) 圣散子 治一切山岚瘴气,时行瘟疫,伤寒风湿等疾,有非常之功,如李待诏所谓内寒外热,上实下虚者,此药尤效通神。宋嘉 中黄州民病疫瘴大行,得此药痊活者,不可胜纪。苏东坡撰文勒石,以广其传,圣散子益着。吾徽郑尚宾在金陵用此方治伤寒,活人甚众。予故知其大能发散寒湿,驱除瘴疟,实超凡之效也。 苍术(制) 防风 浓朴(姜炒) 猪苓(去黑皮) 泽泻(煨。各二两) 白芷川芎 赤芍藿香(去土) 柴胡(各两半) 麻黄 升麻 吴茱萸(泡) 羌活枳壳 独活 茯苓细辛(各七钱) 良姜 大附子(一枚) 豆蔻 石菖蒲(各八钱) 甘草(二两半) 上碾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二钟、枣一枚,煎八分,稍热服。 嘉禾散(一名谷神散) 治瘴疟阴阳表里不分,五膈五噎,脾胃不和,胸膈满闷等疾。(方见膈噎门。) 神术散 治伤寒头痛身热等证。 苍术(二钱) 川芎 甘草 本(各一钱) 上水二钟、姜三片,煎一钟,不拘时服。 平胃散 治感山岚瘴气湿热等疾。 补中益气汤 治内伤劳倦时疫发热。(二方见脾胃门。) 养胃汤 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体拘急,能避山岚瘴气,四时疫厉,脾寒痰疟,因饮食者,吞下化滞丸。 甘草(五分) 浓朴(姜汁炒) 半夏 苍术(米泔浸) 人参 茯苓 陈皮 藿香(各七分) 草果(五分) 水一盏、姜五片,乌梅一个,煎一盏,热服。 保和汤 治中瘴气发热呕吐,腹满不食。 浓朴(姜制) 大腹皮(黑豆水洗) 半夏(制) 陈皮(去白。各八分) 柴胡 枳壳 甘草(各五分) 生姜(三钱,煨) 水煎温服。 十味芎苏散发散瘴疟伤寒。(方见伤寒门。) 夺命散 治伤寒证瘴疾,阴阳不明,或误投药,致病愈困,烦躁发渴,及妇人胎前产后受热瘴疾。 上党人参(七钱) 水二钟煎一钟,去渣连罐沉新汲水取冷,一服而尽。若鼻上有汗滴尤妙。 苏合香丸 治瘴气寒热兀兀欲吐不吐者,胸膈痞闷,用生姜煎汤热调服,取微汗。(方见风门。) 万病解毒丸(一名玉枢丹,一名神仙太乙丹) 治一切山岚瘴气中蛊,解毒如神,时行瘟疫俱可治。每服水磨一锭,酒调取汗则解。(方见解毒门。) 福建香茶饼能辟一切瘴气时疫伤寒,不时噙口中邪气不入。 沉香 檀香(各一两) 孩儿茶(二两) 粉草(五钱) 麝香(五分) 冰片(三分) 上为极细末,糯米调饮汤为丸,黍米大,噙化。 七枣汤或因感冒风寒,或者五脏气虚,阴阳相搏作为瘴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皆可服。 大附子(一枚,如法制,分四服) 水二钟、姜七片、枣七枚,煎一钟,当发日早晨空心温服,仍吃枣子三五枚,忌如常。《三因方》谓《良方》中用乌头,兼不用盐水浸,不惟服僭燥,亦不能分利阴阳。其说有理,用者识之。 沉附汤 治瘴疾上热下寒,腿足寒厥。 沉香(磨汁) 附子(制。各三钱) 水盏半 生姜三片煎八分去渣,入沉香汁放冷服,此药主上热下寒,全集沉水铁角真正沉香,此香啮之,其味甘辛者为美,辛辣者性热,附子降气,敛阳治阴毒冷瘴,只一服而回生起死,真可以夺化功。 摄生方 治哑瘴。 铜青(半两) 石绿(三钱) 上为末,水调生面糊丸,如芡实子大。每服一丸,新汲水磨下。 冷香汤 治夏秋水湿恣食生冷,遂成霍乱,阴阳相干,脐腹刺痛,胁肋胀满,烦躁,引饮无度,感瘴虚热,胸膈不利,或呕或泄并宜。 良姜 檀香(各一钱) 丁香(七粒) 豆蔻(面包煨) 附子(制) 甘草(各五分) 水钟半煎一钟,以瓶沉井水浸冷冻饮料。 五苓散 治伤寒瘴疟,感暑中湿,小便不利,头疼身热,烦躁发渴,夏月主治尤多,下虚者不宜多服。(方见伤寒门。) 草果饮 治瘴疟头痛脉弦。 四兽饮 治阴阳相搏,饮食劳倦,发为瘴疟。(二方见疟门。) 温胆汤 治瘴疾久病后,心气虚烦,夜不得眠,梦中惊惚,心胆气怯然也,宜此服药。(方见惊悸门。) 异功散瘴疟后调胃进食,顺气和中,极效。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各一钱) 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温服。虚寒有痰饮作呕哕者,加姜制半夏一钱,名六君子汤。 感应丸 治瘴病食积所伤,胸腹饱闷。(方见积滞门。) 化滞丸破诸滞气,消宿积,调阴阳,夺造化,瘴病食积者,胸膈饱闷,尤宜服之。(方见脾胃积食门。) 理中汤调理脾胃感寒之药。(方见脾胃门。) 六和汤广南夏月瘴疾,冷热未分,烦躁口渴,并宜服之。 人参 半夏(制) 茯苓 甘草(各六分) 浓朴(姜制,一钱) 砂仁 藿香(各五分) 香薷 木瓜(各七分) 杏仁(七粒) 扁豆(十五粒)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温服。躁热冷服。 椒囊法辟一切瘴疾时气风寒邪气。 点红川椒(去闭口者不用) 以绛纱囊贮椒两许,悬佩身旁,近里衣,则一切邪气不能侵犯。 屠酥酒辟山岚瘴气瘟疫等气。 麻黄 川椒(去合口者) 细辛 防风 苍术(制) 干姜 桔梗 肉桂(去粗皮。各等分) 上为粗末,绢囊浸酒中,密封瓶口,三日后可服,每日空心服二三杯,冒露远行辟诸邪气,但不宜多饮至醉。 降椒酒辟一切瘴气寻常宜饮之。 降真香(二两细锉) 川椒(一两,去梗及合口者) 上绢囊贮浸无灰酒中约二斗,每日饮数杯,百邪皆不能犯,兼治风湿香港脚、疝气、冷气,及背面恶寒风疾有效。 气渐辟邪法入瘴疫之家使邪气不能侵犯。(法见伤寒门后。)

返回目录 >> 《古今医统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