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古今医彻

> 卷之四女科 小产论

小产论

妇人正产.犹瓜粟之熟脱.乃候至而气足.半产.如草木之催残.乃枝萎则实落.盖一顺而一逆也.顺则不计月之足否.总无碍于经络.逆则无问月之多寡.均有伤于经络.何以言之.如妊娠一二月.足厥阴少阳脉养之.三四月.手少阴太阳脉养之.五六月.足太阴阳明脉养之.七八月.手太阴阳明脉养之.九月.足少阴脉养之.十月.则受气足而生矣.苟女子性不善调.动静违和.既不遵乎胎教.乃轻率而躁妄.以致半产漏下.或三四月而堕者.则伤手少阴太阳.后至二经而必复堕.五六月而堕者.则伤足太阴阳明.后至二经而必复坠.甚且三四次.五六次.而终不成孕者有之.故凡遇半产者.必需兼补气血.加阿胶香附.调养于被伤之余.预固于复孕之日.使至其所伤之经而不堕.则不患复堕矣.且当其欲堕时.有因暴怒而伤.有因闪挫而损.或先见红而胎未移.尚可固而安者.或腹疼甚而小腹坠.不可挽而留者.有小产后去血过多.元气虚脱.而肢冷脉微.用大温补而愈者.有小产后去之不尽.腹尚疼痛而琳沥未止.兼破恶血而痊者.种种不一.或补或泻.尤宜斟酌而不可忽耳. 一小产有一二月而堕者.俗以为过期.腹痛凝结而下.殊不知足厥阴少阳.受伤而孕不固也.治者宜胶艾八珍之类补之.不可误认为凝经也. 一小产年壮气盛.跌扑而伤.宜先去瘀而后补之.质弱经伤.屡堕而下.即当大补气血.而兼以去瘀可也. 一小产下血不止.用补气养血汤.心腹疼痛.用补血定痛汤. 一胎气不固.时常小产.宜预服安荣汤.加人参以固胎元. 【治验】 一儒者内室.初秋小产.去血过多.大汗如雨.肢泠脉微.以人参理中汤倍参.加黄 归芍.连进二三剂.四肢渐暖.汗止脉出.继以人参调理而安. 一女子小产.腹中大痛.治者误行温补而愈甚.用补血定痛汤.复下瘀滞.腹痛遂减. 胶艾汤 阿胶(一两蛤粉炒成珠) 艾叶(半两) 水煎服. 补气养血汤 人参 黄 (蜜炙) 白术(土炒) 当归 白芍药(酒炒) 阿胶香附(各一钱酒炒) 艾叶 川芎甘草(各五分) 青皮 砂仁(各七分) 水煎. 补血定痛汤 白芍当归 熟地 川芎(各一钱) 玄胡索(七分) 桃仁红花(各三分) 香附 青皮 泽兰 牡丹皮(各五分) 水煎. 安荣汤 当归 白芍 熟地 川芎 阿胶 香附 白术 黄芩 缩砂 糯米 桑寄生 各等分.水煎.

返回目录 >> 《古今医彻》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