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東周(戰國)紀年 干支丙申 公元前385年

输入历史事件:

東周(戰國)紀年 干支丙申 公元前385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 政 者 備 注
東周 姬驕 洛邑  安王  17  
出子  出公  2  
安邑  武侯  11  2
  陽翟  文侯  2  
邯鄲  敬侯  2  
  悼王  17 吳起 
   簡公  30  釐公18
田齊 田和 營丘  太公  後元2 
居海島  康公  20  
  新田  桓公  4  孝公8
曲阜  穆公  23  
彭城  休公  11  
帝丘  慎公  30  
新鄭  康公  11  
琅琊  越王  27  
小西周 惠杰 河南  威公  29  
     643  
      738  

月曆表(建子)               4329—354—1581135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25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0
26     (4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8
27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9
28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7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7
30    (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5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5
32       (3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3
3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2
34   (3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1
35 十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31
36 十二      (3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29

大事記

秦庶長攻殺其君出子,迎靈公太子連(師隰)即位,(參見公元前415年),為獻公。秦以數易其君,政局亂,受魏侵。韓伐鄭,取陽城。又伐宋,入彭城,俘宋君,旋釋之。

魏城安邑、王垣。田齊伐魯,破之。田和卒,子剡立(按《史記》漏去田剡一代,此據《史記·田完世家索隱》引《古本竹書紀年》)。趙敗齊於靈丘。




司马迁四十八岁,下狱;无钱自赎,交游莫救,终遭腐刑;思及前贤,发愤著书;然每念斯耻,汗下沾衣。
公孙敖率军深入匈奴,迎李陵,无功而还;抓获俘虏说“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武帝怒而族李陵母弟妻子。
刘德受武帝召见甘泉宫,被誉为“千里驹”。
东方朔六+五岁,奉觞祝贺汉武帝诛甥昭平君,复为中郎,得帛百匹。
司马迁四十九岁,为中书令;继续撰写《史记》;其《悲士不遇赋》疑作于此年。
苏武约四十六岁,仗节牧羊,以草食为生;单于弟於靬王与其衣食。
李陵于匈奴刺杀汉降将李绪,大阏氏欲杀之,单于匿之北方。
百姓得赵中大夫白公修“白渠”(郑国渠)之惠,作《郑白渠歌》。
李陵娶单于女,被任为右校王。
刘彻命人作《朱雁之歌》。
萧望之约十五岁,从后仓学《齐诗》。
汉昭帝刘弗陵生(前94—前74)。
司马迁从武帝刘彻上泰山,至明堂。
任安与司马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
刘彻幸不其,命人作《交门之歌》;司马迁从行。
东方朔从武帝至建章宫,对武帝问,言驺牙,得甚多赏钱。
司马迁从武帝还长安,得任安书,未及时复。
孔安国所献《逸礼》三十九篇、《尚书》十六篇及左丘明所修《春秋》等古文旧书,因巫蛊事起,未列于学官。
苏武因单于弟於靬王死,复穷厄。
东方朔七十岁,对武帝问化民之道。
司马迁于任安刑前作《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从武帝至雍、安定、北地。
李陵与匈奴大将将三万余骑追汉军,不利,退去。
东方朔作《戒子诗》;谏武帝“远巧佞,退谗言”;卒,年七十二(前161—前90?)。
司马迁五十六岁,完成《太史公书》(《史记》)。
李陵至海上,劝苏武降匈奴,被拒生愧。
刘彻崩,年七十(前156—前87)。
李陵复至海上,告苏武武帝死讯,苏武南向哭至呕血。
褚少孙或于此年生(前87?—前197)。
汉武帝时人为文作赋者尚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