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殷商史繫年異同表 干支辛酉 公元前1500年

输入历史事件:

殷商史繫年異同表 干支辛酉 公元前1500年

朝 代 支配者 今本竹書 外紀通誌 經世通考 翦伯贊 董作賓 范文瀾 陳夢家 丁 山 吳其昌 陸、林
小 甲 5         
祖 辛  6   14     7
祖 乙   5       
太 戊    58      

說明

從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842年間,每年一個“異同表”。

月曆表(建丑)               3214—384—1173554年首 1173939年末 儒略週日


干支
序数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2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4
27   (3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6
2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 4
29      (3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 4
3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2
31  (3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2
3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1
33      (3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30
3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29
35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29
36 十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27
37 十二     (3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27
  十三       (6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38 29  1.25

說明

1.從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623年,每年一個“月曆表”,表中主要記載的是夏曆的月、日、干支。2.表頭括號内的“建×”表示當年的歲首月。“建丑”表示以12月為歲首,“建子”表示以11月為歲首,“建亥”表示以10月為歲首。3.表中的“月干支序數”表示當月的干支,如“26”表示當月的干支是己丑。4.月首日1未標出,代之以圈碼。圈碼除表示月首日所在位置外,還表明當月首日的干支序數如:二月(34)表示二月1日的干支是丁西。5.表中“月末陽曆”表示當月末日對應的陽曆月日,如二月末日是30,星期三,對應的陽曆是3.6即3月6日。




魏杞以给事中、权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范成大罢吏部员外郎。
张孝祥出游于广右道中,有七绝《广右道中》二首。
陆游罢隆兴通判。
十三日,张孝祥作《踏莎行•五月十三日甚佳》;三十日,与张维等同游朝阳岩,作《游朝阳岩记》。
曾几(1084—1166)卒,年八十三。
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公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曾几之卒,韩元吉、陆游、吕祖谦皆有诗文悼念。
中旬,张孝祥罢知静江府。
本月,蔡元定始就朱熹问学,讲论经义。
七日,张孝祥抵衡阳,有诗《七夕》、《丙戌七夕入衡阳境独游岸旁小寺》。
范成大与王万(必大)登姑苏台,招王晓(浚明、陈渊叔、耿鎡(时举)避暑复与耿、王唱和。
张孝祥北归过洞庭湖,作《念奴娇•过洞庭》。
中秋,范成大与严焕(子文)游松江,约来岁复会。
重阳,张孝祥在蕲州,有诗《书怀》及词《点绛唇•赠袁立道》。
范成大主管台州崇道观。
韩元吉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再至丹阳,赋《满江红》词怀陆游。
张孝祥为历阳守胡昉撰《三河记》,并有词《菩萨蛮•和州守胡明秀席上》。
朱熹编集《杂学辨》,何镐作跋行之。
刘珙刻《二程先生文集》于长沙,张栻校订。
王明清撰成《挥麈录》,并为作跋。
诏免进呈《钦宗日历》,送国史院修纂实录。
叶顒以资政殿学士知枢密院事。
叶顒为尚书左仆射,魏杞为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陈俊卿以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朱熹将与张栻唱酬诗文编为《丙戌赠答诗文集》。
赵汝愚擢进士第一。
陆游自书《大圣乐》词。
洪适《隶释》成,明年,序而刊之。
仲并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