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中散集》。

输入历史事件:

中散集》。

公元224年 是年
中散集》。

严可均全三国文卷四十七至五十二收其文二十篇。丁福保《全三国诗》卷四收其诗五十三首。张溥:“嵇辞清峻,阮旨遥深,万家诗文定论也。叔夜著文论六七万言,《唐志》犹有十五卷,今存者仅若此,殆百一耳。然视建安诸子,篇章凋落,斯又岿然大部矣。《家诫》小心笃诲,酒坐语言,兢兢集木,独以柳下踞锻,傲睨钟会,竟遭谮死。东汉马文渊诫其兄子效龙伯高,毋效杜季良,足称至慎,善保家门,而薏苡一车,妻孥草索,怨谤之来,非人所意。凡性不近物者,勉为抑损,终与物乖。中散绝交巨源,非恶山公,于当世人事,诚不耐也。书中自叙蓬首垢面,懒癖入真,阮嗣宗口不臧否,亦心知师之,卒不能学。人实不宜仕宦,强衣被之,适速死耳。集中大文,诸论为高,讽养生而达庄、老之旨,辩管、蔡而知周公之心,其时役役司马门下者,非惟不能作,亦不能读也。范升系狱,杨政肉袒道旁,哀泣请命,明主立释。叔夜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求为师不许,抱卧龙之姿,撄僭臣之忌,其死也,正以此耳。《赠兄诗》云:‘虽日幽深,岂无颠沛。’《幽愤诗》云:‘紫此幽阻,实耻讼冤。’夫人身隐矣,而祸犹随之,祸至而复不欲与直也,不死安归乎!《广陵散》绝,弊在用光,钟士季、吕长涕兽睡耳,岂能杀叔夜者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嵇中散集题词》)永瑢等:“《嵇中散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嵇康撰。案康为司马昭所害时,‘当途’之祚未终,则康当为魏人,不当为晋人,晋书立传,实房乔等之舛误。本集因而题之,非也。《隋书•经籍志》《康文集》十五卷,《新、旧唐书》并同,郑樵《通志略》所载卷数尚合,至陈振孙《书录解题》则已作十卷,且称:‘康所作文论六七万言,其存于世者仅如此。’则宋时已无全本矣。疑郑樵所载,亦因仍旧史之文,未必真见十五卷之本也。王楙野客丛书云:‘《嵇康传》曰:“康喜谈名理,能属文,撰《高士传赞》,作《太史箴》声无哀乐论。”余得田比陵贺方回家所藏缮写《嵇康集》十卷,有诗六十八首,今文选所载才三数首;《选》惟载康《与山巨源绝交》一书,不知又有《与吕长悌绝交书》一首;《选》惟载《养生论》一篇,不知又有《与向子期论养生难答》一篇,四千余言,辨论甚悉。《集》又有《宅无吉凶摄生论难》上中下三篇,《难张辽自然好学论》一首,《管蔡论》《释私论》《明胆论》等文。崇文总目《嵇康集》十卷,正此本尔。《唐艺文志》《嵇康集》十五卷,不知五卷谓何。’观楙所言,则樵之妄载确矣。此本凡诗四十七篇,


阳虎奔齐,孔子于是年始仕,任鲁中都宰,卓有政绩。
孔子弟子冉鲁、曹卹、伯虔、颜高、叔仲会约生于此年。
孔子与弟子子张、子贡、子游等论周礼。
《礼记·仲尼燕居》约成篇于此年或稍后。
孔子任鲁小司空,又升大司寇,摄相事。
夏,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相鲁侯。
晏婴约卒于此年。
孔子为鲁大司寇,鲁国大治,国人诵之。
孔子弟子公孙龙约生于此年。
春,季桓子受齐女乐,与鲁定公殆于政事。
卫人端木赐从孔子游,孔子与之论《易》,诵之,言《损》《益》之道,以戒门弟子。
卫灵公礼遇孔子,既而信谗而疑之。
十月,仲尼去卫适陈,困于匡,复返卫。
夫差伐越,勾践起师迎战,文种谏越王约辞以行成于吴。
越大夫诸稽郧陈婉约之辞,求成于吴。
春,邾隐公朝鲁,子贡往观礼,且言鲁定公将卒。
五月,鲁定公卒,哀公立。
春,吴败越,勾践求和,伍员征引俗谚、口述古史以谏夫差。
秋,楚子西预言吴王夫差必败。
孔子在卫,卫灵公不用,欲西适晋,因故如曹适宋,过郑,取道之陈。
八月,晋赵鞅誓师,作誓辞。
赵鞅欲纳卫大子蒯聩,临战,蒯聩为祷辞,祷于祖。
五月,鲁祖庙失火,孔子弟子南宫敬叔谋救之。
孔子论楛矢之来历以答陈闵公。
秋,季孙斯临终,嘱其子季孙肥相鲁以后必召孔子从鲁政,季孙肥不听,而召冉求。
鲁正卿季孙肥(康子)求教于大夫公父文伯之母敬姜,敬姜答以“君子能劳,后世有继”,子夏闻而赞之。
越大夫范蠡对勾践之问。
敬姜论劳逸。
十月,齐群公子出奔,莱人作歌以哀群公子失所。
[按,杜预《注》:“师,众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