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牺牲

输入关键字:

牺牲

古代祭祀用牲畜或牲肉的通称。牺,指毛色纯一的畜牲,多用于宗庙祭祀;牲,指未加分解的整体畜牲。祭祀用牲多用牛羊豕犬鸡;用人为牲者,称“人牲”。用于祭祀的畜牲,祭祀前要用牢圈养一段时间,经过用牢圈养的畜牲称“牢”。《公羊传·桓公八年》何休注云,祭礼用牛羊豕三牲的,称“太牢”。《仪礼·少牢馈食礼》郑玄注云,用羊豕二牲的,称“少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则称:“诸侯之祭,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如仅用牛羊豕三牲中的一牲,则称用“特”;又,用小羊,则称“羔”。对牺牲的处理:火烧,称“燎牲”;刺颈取血,称“到”;进行分解,称“割”;剔解牲体陈列,称“”;开膛去内脏,称“”或“刳”;张开牲体挂起风干,称“”;将牲体一剖两半,称“副”。未煮的生牲肉称“腥”;煮熟后的牲肉称“熟”或“饔”。腥肉放在俎(几案)上献祭;熟肉盛于鼎中。祭祀用过的牲肉称为“”或“福胙”。


【检索牺牲 ==>】 古籍全文检索:牺牲     全站站内检索:牺牲

蜻蛉川
蜡封
蜡染
蜡缬
蜷庐随笔
蝉纹
嘤游山
嵻㟍山
鹘陇匐
鹘岭关
鹘营庄
鹘鲁补
鹘堤悉补野
锻奴
鍮石
鍮勿
镀金
镀锡
镂孔
镂方县
舞象
舞谱
舞阳县
犒赏银
熏习
箐冈
箧中集
箧外录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