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汉语词典 >

隐逸

隐逸    yǐn yì

隐居不仕,遁匿山林,也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隐居避世

详细解释

1. 犹隐居;隐遁。

《汉书·何武传》:“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世有隐逸之民,而无独立之主者,士可以嘉遁而无忧,君不可以无臣而致治。”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他不能像过去的一些隐逸之士能逃掉一切。”

2. 指隐居之士。

《后汉书·岑熙传》:“迁 魏郡 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 宋 苏舜钦 《独游辋川》诗:“隐逸何曾见,孤吟对古松。”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八》:“不知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隐居

国语辞典

注音 ㄧㄣˇ ㄧˋ  拼音 yǐn yì
1. 隱居、退隱。
   ▶ 唐.杜甫〈奉寄河南韋尹丈人〉詩:「青囊仍隱逸,章甫尚西東。」
   ▶ 宋.周敦頤〈愛蓮說〉:「菊,花之隱逸者也。」
2. 隱居的高士。
   ▶ 《後漢書.卷一七.岑彭傳》:「招聘隱逸,與參政事,無為而化。」
   ▶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我們與山林隱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禮是傲不得的。」
参见:隱逸

扫描版:「隐逸」在《汉语大词典》第16485页 第11卷 1126


扫描版:「隐逸」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557页



「隐逸」开头的词语:

隐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