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汉语词典 >

扑朔迷离

扑朔迷离    pū shuò mí lí

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详细解释

1. 【解释】: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2. 【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 【示例】:敌军却始终~,不知我军主力所在。 ◎杨至城《巧使敌人就范》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杂乱

例句

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之感,使之难明真相。

成语故事

古时候,有个女孩叫花木兰,她是个非常勤劳孝顺的姑娘。 木兰织得一手好布,每天,她总是天刚刚亮,就把自己关在织房里精心地纺线织布。 有一天,她却一直留在自己的闺房,坐在窗前叹气。她的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她有什么心事。 木兰在母亲的一再追问下,不得不说:“没有什么心事,只是昨晚看见国王征兵的文书,那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可是父亲的年纪大了,已经禁不起征战的辛劳,小弟弟年龄又小,不能代替。女儿我就为这件事焦急。”,停了一会儿,木兰又说:“我从小跟父亲练就一身好武功,可以替父亲去从军。”,母亲为难地说:“可你是个女孩,怎么能去从军呢?”,木兰坚定地说:“我有办法。”,征期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告别了父母,随大军到了边塞作战。 战争中,木兰表现得很勇敢,立了很多大功。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战斗,,战争终于结束,木兰胜利归来。论功行赏,皇帝要赏给木兰很多钱物,并封她为尚书郎。 但是木兰说:“感谢皇上恩典,但我不想做官,只求皇上允许我回到故乡与父母团聚。”皇上答应了木兰的请求。 木兰回到家,立刻来到自己房里,换上女孩穿的衣服,梳好辫子,戴上花,露出自己原来女孩的模样走出来。送木兰回来的同伴们一见,都十分惊奇地说:“哎呀,同行这么多年,怎么不知你是个女孩。”,后来有人为此写了一首《木兰诗》,诗的最后几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意思是: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如果两只兔子贴着地面并排跑,谁能分辨出哪一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这个成语指事物在人心目中模糊不清、难以看清真相。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空中楼阁 草蛇灰线 迷离恍惚 虚无飘渺 错综复杂 虚无缥缈 眼花缭乱 迷离扑朔
反义词 一清二楚 图穷匕首见 不言而喻 水落石出 图穷匕见

成语接龙

扑朔迷离 离世异俗 俗下文字 字字珠玉 玉关人老 老之将至 至亲好友 友风子雨 雨丝风片 片云遮顶 顶名冒姓 姓甚名谁 谁是谁非 非亲非故 故人之情 情不可却 却之不恭 恭而有礼 礼为情貌 貌似强大 大中至正 正中下怀 怀丸操弹 弹丝品竹 竹报平安 安不忘危 危于累卵 卵与石斗 斗丽争妍 妍姿艳质 质伛影曲 曲不离口 口不二价 价值连城 城下之盟 盟山誓海 海不扬波 波光鳞鳞 鳞次栉比 比众不同 同休共戚 戚戚具尔 尔汝之交 交口同声 声东击西 西台痛哭 哭丧着脸 脸无人色 色丝虀臼 臼头深目 目下十行 行不从径 径一周三 三三两两 两世为人 人一己百 百万雄兵 兵不厌权 权倾中外 外刚内柔 柔声下气 气义相投 投井下石 石人石马 马上功成 成一家言 言三语四 四不拗六 六亲不和 和光同尘 尘垢秕糠 糠秕在前 前仆后继 继古开今 今夕何夕 夕寐宵兴 兴亡祸福 福不盈眦 眦裂发指 指不胜屈

国语辞典

注音 ㄆㄨ ㄕㄨㄛˋ ㄇㄧˊ ㄌㄧˊ  拼音 pū shuò mí lí
相似詞: 眼花繚亂
撲朔,雄兔腳毛蓬松。迷離,雌兔眼睛瞇縫。撲朔迷離指兔子奔跑時很難辨別雌雄。語本《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後用來形容事物錯綜複雜,難以明瞭真相。亦作「迷離撲朔」。
参见:撲朔迷離

扫描版:「扑朔迷离」在《汉语大词典》第8847页 第6卷 864


扫描版:「扑朔迷离」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09页



「扑朔」开头的词语:

扑朔
扑朔迷离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