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汉语词典 >

外交

外交    wài jiāo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 如互派使节、进行谈判、会谈等

详细解释

1. 古代指人臣私见诸侯。

《穀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 范宁 注:“天子畿内大夫有采地谓之寰内诸侯。”《礼记·郊特牲》:“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 郑玄 注:“私覿是外交也。”

2. 今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交涉为外交。

3. 指与外国私相交往、勾结。

《韩非子·有度》:“忘主外交,以进其与。” 陈奇猷 集释:“谓释其国法而私与外国为交也。”《史记·苏秦列传》:“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偷取一时之功而不顾其后。” 唐 白居易 《得景为将敌人遗之药景受而饮之或责失人臣之节不伏》:“军尚隐情,臣宜守道,况幄中之权要,当絶外交之嫌。”

4. 指与之交往的外国。

《国语·晋语八》:“彼若不敢而远逃,乃厚其外交而勉之,以报其德,不亦可乎?” 韦昭 注:“谓赂其所适之国,厚寄託之而劝勉焉。” 明 何景明 《何子·策术》:“齎宝玉以亲外交,市土地以厚与国。”

5. 谓与朝臣交往、勾结。亦指依附于朝廷中某种势力。

《东观汉记·郑众传》:“太子储君无外交义。 汉 有旧防,诸王不宜通客。”《三国志·魏志·蒋济传》:“今外所言,輒云中书,虽使恭慎不敢外交,但有此名,犹惑世俗。”《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朕以家世用卿,卿当谨家法。人臣病外交阴附,卿宜自结主知。”

6. 与朋友、外人的交际。

《墨子·修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史记·佞幸列传》:“ 通 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 明 刘基 《拟连珠》:“絶外交则可以守淡泊,专内视则可以全淳精。”

7.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与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定条约和协定等。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酬酢 交际 社交 应酬
反义词 内政 内务

国语辞典

注音 ㄨㄞˋ ㄐㄧㄠ  拼音 wài jiāo
相似詞: 交際
相反詞: 內政
以和平的方法,處理對外的關係。通常或指一國的外交政策,或指處理外交的程序。

扫描版:「外交」在《汉语大词典》第4558页 第3卷 1152


扫描版:「外交」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35页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