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康熙四年

康熙四年(一六六五、乙巳),春正月初十日(丁酉),加陣亡福建都督三等侯馬得功為一等侯,予祭葬,諡「襄武」。

二十二日(己酉),福建總督李率泰疏報:『閩海廈門各島前已蕩平,惟南山、鎮海、佛潭橋一帶餘孽盤踞,臣會同靖藩飭隨征中路總兵官劉進忠等進剿;該鎮即於三年九月初四日親統官兵,陣斬逆賊七千有奇,招撫男婦一萬三千餘名。在事有功人員,應請議敘』。下部議。

二月初三日(庚申),廣東潮州總兵官許龍疏報舟師直抵碣石,逆賊蘇利勢窮,逆屬及偽副將陳耀等就撫,獲賊艘九十七隻。下部知之。

十八日(乙亥),予故三等遵義侯鄭鳴駿祭葬如例。

二十日(丁丑),諭吏部、兵部:『廣東逆賊蘇利反叛地方官多罣罪戾。今思蘇利以投誠住居內地倉猝叛亂,與外來賊寇失於防御者不同;且當蘇利反叛之際,該省王及將軍、總督、提督即以本省兵力將逆賊剿滅,地方蕩平。其系蘇利反叛一案凡地方大小各官之罪,俱著寬免』。

三月初九日(乙未),諭兵部:『山東、青、登、萊等處沿海居民向賴捕魚為生,因禁海多有失業;前山東巡撫周有德亦曾將民人無以資生具奏。今應照該撫所請,令其捕魚,以資民生。如有借端在海生事者,於定例外加等治罪』。

--以上見「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十四。

夏四月初八日(甲子),廣東總督盧崇峻疏報官兵屢破海寇,賊首李榮往下四府海面奔逃;嚴督在事各官。追捕務獲。下部察敘。

二十日(丙子),廣東總督盧崇峻疏報香山縣知縣姚啟聖招撫蜑寇黃起德等四千餘人。下部察敘。

二十二日(戊寅),福建總督李率泰疏報銅山搶大林等出沒海濱,提督王進功、施琅標下將弁率師進剿,各有斬獲。下部察敘。

五月十七日(壬寅),以故遵義侯鄭鳴駿子鄭纘成襲爵。

--以上見「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十五。

秋七月十三日(丁酉),正黃旗精奇尼哈番鄭世襲疏言:『微巨悔罪歸誠,乞賜母子完聚』。得旨:『鄭芝龍罪大正法,因將伊妻收養;鄭世襲知伊父之罪既經投誠,其母顏氏著給伊完聚』。

十五日(己亥),平南王尚可喜疏報;『廣東饒平總兵官吳六奇,老疾不能供職』。上念吳六奇有投誠防汛功,命其子吳啟豐以副將管廣東饒平總兵官事。

八月十八日(辛未),兵部議敘康熙二年進取金門廈門、康熙三年攻克銅山等處捷功,命加靖南王耿繼茂俸銀一千兩,賞海澄公黃梧大蟒、貂裘、鞍轡等物,加黃順等二十人為左都督,施琅等六人為右都督,陳斌等十一人為都督同知,黃英等十一人為都督僉事;總兵楊富以進援中傷、落水復出,授拜他喇布勒哈番,准襲二次;各將士加等授職有差。

兵部題:『精奇尼哈番蘇明呈請外補,請旨定奪』。得旨:『蘇明先以投誠之功,給與精奇尼哈番,又授為散秩大臣,寵眷已極;且凡內用之人以外用者,皆係特頒諭旨簡用,未有自行奏請之例。今求外用,向部中遞呈,殊為不合!著議處具奏』。

九月初六月(己丑),福建總督李率泰疏報水師右路總兵官杜永和連破海寇,擒斬偽將烏角車等。下部知之。

--以上見「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十六。

冬十月二十八日(庚辰),浙江總督趙廷臣疏報鄭逆下偽左都督李英自澎湖率眾投誠。下部議敘。

十一月二十日(壬寅),授鄭逆下投誠偽左都督朱英為左都督,偽都督僉事翁貴、金興、黃榮、劉進、偽總兵陳綺、朱忠、張朝紘並都督僉事,偽副將吳宏、劉雄、偽參將朱顯龍、偽遊擊劉揚等如其原銜;並給全俸,賞賚有差。

十二月初九日(庚申),兵部議授海逆張煌言下投誠偽左都督阮美、周家政以副將職銜;得旨:『阮美、周家政率眾倡先劾順著以總兵官用』。

二十八日(己卯),兵部議覆廣東鎮海將軍王國光奏報「鄭逆賊夥向泊銅山、炫鐘等處,復駕船七十餘隻衝入甲子所港口挽泊」一疏,得旨:『設立水師提督總兵官等,原為防御海寇。今福建銅山、炫鐘等處賊船挽泊,提鎮官等並未帶領官兵撲剿;至賊船飄往廣東,並未跟蹤追殺,又不預檄廣東各官在前截殺。後賊船直衝入甲子所港口挽泊,廣東水師各官亦未迎截。如此,則設立水師提督何用?以後賊船再至,提鎮官如不親領兵撲滅,賊遁不跟蹤追剿及不預檄附近省分截殺,仍沿舊習,若罔聞知,定行治罪』。

--以上見「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十七。

《清圣祖实录选辑》 相关内容:

前一:康熙三年
后一:康熙六十一年

查看目录 >> 《清圣祖实录选辑》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