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四库百科 >

唐石经考异


唐石经考异

    二册(涵芬楼影印本)。清钱大昕(1728-1804)撰。大昕字晓徵,号辛楣,又字竹汀,江苏嘉定人。著名文字音韵学家。著有《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文集》、《潜研堂金石文跋尾》、《金石文字目录》等。此书不分卷第,其校勘诸经,依唐石经的次序,即《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经,惟移《孝经》於《论语》之后,录删定的《月令》於诸经之末。各经中所分的段落,也依唐石经原刻未经磨改的卷数,分《周易》九卷,《尚书》十卷,《毛诗》、《周礼》各为十二卷,《仪礼》为十七卷,《礼记》为二十卷,《春秋左氏传》为三十卷,《公羊传》、《穀梁传》各为十二卷,《论语》为十卷,《孝经》为一卷,《尔雅》为三卷。与唐石经对勘,最便检阅。书中校勘之字,於磨改旁注。对《释文》所引诸经及岳本、监本、毛志本、坊本诸经的相异之处,皆逐字校出,间加考订。对于《论语》,则除上述各本之外,兼以皇疏本校之。至于《月令》,则因原文删定颇多,另录于后,备载全文,不使与诸经相混,以显示其增损之处。至于原损字处,各留空格,系属钱氏原稿如此。而旁注之字,据册尾臧庸堂所记,则是他依据朱子《仪礼集注》所引唐《月令》及《礼记》所补的。此书原为袁廷梼手写钱氏稿本,册中尚有臧庸堂、顾千里、瞿中溶、袁廷梼诸人所加签校,并经孙毓修整理,另为《考异补》别行。所以册中上下栏外,犹存诸人批校数则。此书据孙氏《考异跋》,向无传本。但是,严可均《唐石经校文》的《周礼》“妢胡之笱”条下,以及冯登府《石经补考》中“唐石经误字辨”的《周易》“裒多益寡”条下所引的钱氏之说,均已见於此书。可见此书虽无传本,但曾见此书者,除臧、顾、瞿、袁诸人外,严、冯二人亦均见之,不仅见过,而且还征引其说了。考校唐石经,除此书外,还有顾炎武的《九经误字》以及他的《金石文字记》中所记唐石经文字,王昶的《金石萃编》中的《唐石经跋》,严可均的《唐石经校文》,冯登府《石经补考》中的“唐石经误字辨”等。顾氏的《九经误字》,专据唐石经以修正监本的误字。其《金石文字记》所记,则列举石经误字之后,还分类标举其错误的类别,如“一字而前后不同”、“与今文不同而两通”、“先误而后改”、“先脱而后添”、“旁注”、“续添”等等,专主刘昫《旧唐书》之说,认为唐石经芜累甚多,于是首列其误字,以疵其谬戾。王氏则广采经传异本,如见于《释文》以及汉魏载记所述的等等,录以备考。并据石刻以校一时盛行的监本、毛本的误字。严氏则一一胪陈石经的添改、各本的异同等,并折衷一是。冯氏则专对顾氏《金石文字记》所举误字,加以辨正。各家之书,论征引群书之博,则推王昶的《金石萃编·唐石经跋》。论校勘各本之详,则推严氏的《唐石经校文》。钱氏此书与严氏所校相比,虽不及其详尽,但为严氏所遗漏者,亦复不少。如《易》“象曰鼎黄”,石刻“象”误作“彖”。“皆以阳处为美也”,监本“美”作“吉”。《尚书·洪范》:“明作”,坊本“”作“哲”。《毛诗》“羊牛下括”,坊本“羊牛”作“牛羊。”“爰其适归”集传本“爰”作“奚”。《周礼·乡师》“掌其戒令纠禁”毛本“戒”作“刑”。“祀先王昨席”,“昨”字先作“昨”,后改作“胙”。这些都是严校所无的。把此书与各家之作比较,论校勘严密,自不能不让严氏的后来居上;论征引详赡,亦不能不让王氏的别树一帜。但如果论斥责旁添字的谬误,辨别磨改字的异同,其精当不苟之处,则钱氏此书高于顾炎武、冯登府两家之作。


【检索唐石经考异 ==>】 古籍全文检索:唐石经考异     全站站内检索:唐石经考异

开有益斋读书志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万卷楼藏书总目
眲亭知见传本书目
持静斋藏书纪要
武林藏书录
清吟阁书目
四库书目略
续汇刻书目
申报馆书目
共读楼书目
韩氏读有用书斋书目
持静斋书目
南学书目札记
楹书隅录
五桂楼书目
善本书室藏书志
皕宋楼藏书志
仪顾堂题跋
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笺补
天一阁见存书目
日本访书志
日本访书志补
留真谱
丛书举要
金山钱氏家刻书目
艺风堂藏书记
藏书纪事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