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新唐书·杜淹传》

输入关键字:

《新唐书·杜淹传》


新唐书
原文
    淹字执礼,材辩多闻,有美名。隋开皇中,与其友韦福嗣谋曰:“上好用隐民,苏威以隐者召,得美官。”乃共入太白山,为不仕者。文帝恶之,谪戍江表。赦还,高孝基为雍州司马,荐授承奉郎,擢累御史中丞。王世充僭号,署少吏部,颇亲近用事。洛阳平,不得调,欲往事隐太子。时封伦领选,以谂房玄龄,玄龄恐失之,白秦王,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尝侍宴,赋诗尤工,赐银钟。庆州总管杨文干反,辞连太子,归罪淹及王珪、韦挺,并流越巂,王知其诬,饷黄金三百两。
    及践祚,召为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食四百户。淹建言诸司文案稽期,请以御史检促。太宗以问仆射封伦,伦曰:“设官各以其事治,御史劾不法,而索案求疪,是太苛,且侵官。”淹嘿然。帝曰:“何不申执?”对曰:“伦所引国大体,臣伏其议,又何言?”帝悦,以资博练,帝敕东宫仪典簿悉听淹裁订。
    俄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所荐赢四十人,后皆知名。尝白郅怀道可用,帝问状,淹曰:“怀道及隋时位吏部主事,方炀帝幸江都,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帝曰:“卿时何云?”曰:“臣与众。”帝折曰:“事君有犯无隐,卿直怀道者,何不谠言?”谢曰:“臣位下,又顾谏不从,徒死无益。”帝曰:“内以君不足谏,尚何仕?食隋粟忘隋事,忠乎?”因顾群臣:“公等谓何?”王珪曰:“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帝笑曰:“卿在隋不谏,宜置。世充亲任,胡不言?”对曰:“固尝言,不见用。”帝曰:“世充愎谏饰非,卿若何而免?”淹辞穷不得对。帝勉曰:“今任卿已,可有谏未?”答曰:“愿死无隐。”
    贞观二年疾,帝为临问。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襄。始,淹典二职,贵重于朝矣,而亡清白名,获讥当世。
(选自《新唐书·杜淹传》)

译文
    杜淹,字执礼,擅长辩论,博闻多识,有美好的名声。隋朝开皇年间,和他的朋友韦福嗣商议说:“皇上喜欢任用隐士,苏威凭借隐士的身份被召用,得到了很好的官职。”于是就一起进太白山隐居,做出不愿做官的样子。隋文帝对他们的行为很反感,把他们贬谪到江南一带。遇到赦免返回,高孝基担任雍州司马,推荐他担任承奉郎,多次升迁后任御史中丞。王世充建立伪政权,安排他在少吏部任职,对他很亲近加以重用。洛阳平定后,没得到调用,想去侍奉隐太子。当时封伦兼任选官的事务,把这件事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害怕失去他,禀报秦王(李世民)后,引荐杜淹担任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杜淹曾经侍奉皇帝宴会,写诗特别精巧,被赐予银钟。庆州总管杨文干反叛,讼词中牵连到太子,皇上归罪于杜淹和王珪、韦挺,把他们一起流放到越巂,秦王知道他们是被诬陷的,送给他黄金三百两。
    等到太宗即位,将杜淹召入朝中担任御史大夫,封为安吉郡公,食邑四百户。杜淹建议由于各部门公文案卷的办理拖延日期,请求派御史检查督促。太宗以此事询问仆射封伦,封伦说:“设置官员应各自处理自己的事务,御史的职责是弹劾不守法的官员,却索求文案之类的小过错,这太苛刻了,并且侵权。”杜淹沉默无言。皇上说:“为什么不申辩坚持?”杜淹回答说:“封伦所论述的是国家大礼,我同意他的意见,又能说什么?”皇上很高兴,认为他博学干练,皇上命令东宫的礼仪典章簿册文书全听取杜淹的裁定。
    不久,杜淹担任检校吏部尚书,参与朝政。由他推荐的四十人,后来都很知名。曾经推荐说郅怀道可以任用,皇上询问情况,杜淹说:“郅怀道在隋朝时任吏部主事,正逢隋炀帝想巡幸江都,群臣阿谀逢迎,只有郅怀道坚持说不可。”皇上问道:“当时你怎么说的?”杜淹回答说:“我随和众人。”皇上责备他说:“侍奉君主宁可冒犯不可隐瞒,你认为郅怀道正确,为什么不直说?”杜淹推辞说:“我官位低下,又想到即使劝谏也不会听从,白白地送死没有什么好处。”皇上说:“内心认为君主不值得劝谏,还为他效力干什么?吃隋朝的皇粮却不为隋朝做事,忠诚吗?”因而环顾群臣说:“你们怎么看?”王珪说:“比干进谏而死,孔子认为他仁义;泄冶进谏也死了,就说:‘大家如果都邪僻,自己就不要设法去制止邪僻。’俸禄多责任重,自古如此。”皇上笑着说:“你在隋朝时不进谏,暂且不追究。王世充亲近重用你,为什么没有直言?”杜淹回答说:“原来曾经劝谏过,没有被采纳。”皇上说:“王世充不听劝谏掩饰过失,你为什么能幸免?”杜淹词穷无言以对。皇上劝勉说:“如今重用你了,能进谏吗?”杜淹回答说:“宁死也不隐瞒。”
    贞观二年杜淹生病,皇上亲自去问候。去世后,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襄。当初,杜淹身兼二职,在朝中显贵,但是没有廉洁的名声,被当世的人讥讽。

《新唐书·杜淹传》    


《明史·程信传》
姚鼐《陈谨斋家传》
欧阳修《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
新唐书《严震传》
《赵俨传》
张大复《别水仙花说》
《满井游记》
李渔《芙蕖》
《爱莲说》
陈毅《梅岭三章》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
《太宗立晋王为太子》
《帝问侍臣盗贼》
《昭侯弊裤》
《孙膑救韩》
《登图送床》
《妇人爱子》
《荆轲盗诸》
《马上天下》
《陈平患吕》
《时有献马》
《不疑偿金》
《诸侯推恩》
资治通鉴《魏知古》
《资治通鉴·后唐纪·安重诲》
《资治通鉴·史思明传》
《资治通鉴·唐纪九》
《范滂》
《资治通鉴·公孙度传》
《李世民畏魏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