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待贾而沽》

输入关键字:

《待贾而沽》



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①而藏诸?求善贾②而沽③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释】 

①韫(yùn)椟(dú):藏在匣子里、韫,藏;椟,匣子。②贾(gǔ):商人。③沽:卖。 

译文】 

子贡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珍藏在匣中好呢?还是 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好呢?”孔子说:“卖出去吧!卖出 去吧!我正等待着识货的商人哩。” 

【读解】 

儒者常常以水和玉比德,所以,当子贡一说到有美玉在这里 时,孔子便知道他是以玉设比,于是作出了“我正等待着识货的商人哩”的回答。 
子贡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读书人出不出去做官的政治态度上问题。 
子贡给出的是两个选择要么“韫椟而藏”,珍藏在匣中;要 么“求善贾而沽”。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这两个选择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的“行藏”问题。孔子在这里的回答是倾向于“行”的方面,即“沽之哉!沽之哉!”卖出去吧,卖出去吧!这反映出孔子思想中积极入世的一方面。但下面的回答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孔于说的是“我待贾者也”而子贡问话中说的是“求善贾而沽诸?” 
一“求”一“待”,态度大有不同。 
这里面的微妙区别,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范氏的看法: 
读书人不是不想做官,只不过厌恶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官位罢了。读书人等待被任用,就像美玉等待识货的商人来买一样。以伊尹、伯夷、姜太公等人为例,如果没有成汤文王的任用,就是终身默默无闻也没有关系,绝不会主动去炫耀自己以求做官。 
简而言之,读书人可以做官,但却不可以求做官,不可以“跑官”——像后世有些人那样,一到“换届”的时候,东奔西跑利用一切关系和纽带,削尘脑袋往上钻,千方百计向上爬。即便不能往上爬,起码也要保住现有官位不变。 
以“毛遂自荐”的观点来看,“待贾而沽”而不“求善贾而 沽”,是不是有些迂腐了呢? 
何况,如果人人都待贾而沽,那我们今天那些铺天盖地的招聘广告不就都白打了吗?




《王右军诈睡》
《明史·黄福传》
薛瑄《戒子》
《颜氏家训·风操篇》
《宋史·张方平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杨士奇《游东山记》
张养浩《龙洞山记》
邓牧《雪窦游志》
陆容《琐记为公》
墨子《万事莫贵于义》
诗话总龟《推敲》
《枯树赋》
《王长年智斗倭寇》
《明史·陶安传》
张明弼《避风岩记》
《宋史·高怀德传》
王思任《游丰乐醉翁亭记》
《唐才子传·方干》
《晋书·郭文传》
《晋书·陆玩传》
钟惺《赠唐仲言序》
《蔡先生传》
杨士奇《翠筠楼记》
《万木图》序
邓牧《吏道》
《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所染》
《墨子·兼爱》
《游敬亭山记》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