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郁离子·云梦田》

输入关键字:

《郁离子·云梦田》


刘基《郁离子》
原文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之食,无使失所。”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其入之数,景子曰:“无之。”安陵君愕曰:“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曰:“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译文

    楚宣王喜欢安陵君,安陵君执政当权,景睢请江乙去向安陵君建议说:“楚国贫民多,请求把云梦一带的田地租借给他们耕种,解决吃饭问题,不要使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安陵君向楚宣王转告并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安陵君见到了景睢,便问他收入的赋税额有多少,景睢说:“没有收入。”安陵君惊愕地说:“我还以为你是为了对楚王有利才那样建议的呢,你竟然把把好处送给百姓而作为恩惠吗?”景睢满脸惊异而退去,并告诉人们说:“国家危险了!执政者只想取利,却忘记了百姓,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啊!”

   小议:

    志利忘民,民穷国危。治国之道首先在于爱民安民,体恤其疾苦。如果统治者“志利而忘民”,则民穷而国危,乃至大乱国政。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注释

    ① 云梦:古泽薮名,指楚国云梦泽,其故址在今湖北省境内,一般泛指春秋战国时的游猎区。“云梦”亦作“云瞢”,汉魏之前所指云梦范围并不很大,晋以后的经学家才将云梦泽的范围越说越广,把洞庭湖都包括在内。《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瞢。”郑玄注:“衡山在湘南,云瞢在华容。”南朝•陈张正见《赋得韩信》:“淮阴总汉兵,燕齐擅远声……所悲云梦泽,空伤狡兔情。”唐•李频《湘口送友人》诗:“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洞庭,苍苍云梦,控西南之险,当江汉之冲。”亦借指古代楚地。唐•陆龟蒙《庆封宅古井行》:“一朝云梦围兵至,胸陷锋铓脑涂地。”
    ② 安陵君用事:安陵君,战国时楚宣王宠幸的嬖臣,封于安陵,故号“安陵君”。用事,旧称当权。安陵,战国时国名。本属魏,秦灭魏后,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见《战国策•魏策四》。
    ③ 景睢(sui):楚国大夫。
    ④ 江乙:魏国人,有智谋,后在楚国做官。
    ⑤ 贷(dai):借出。
    ⑥ 入之数:收入的赋税数额。




《宋史·吴挺传》
《宋史·李蘩传》
《宋史·刘正夫传》
《宋史·王大宝传》
《为政以德》
《待贾而沽》
古文《德者三则》
《史记·季布传》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史记·商君列传》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二)
《史记·卢绾传》
《史记·楚世家》
《史记·任安传》
《李将军列传》
《史记·萧相国世家·陈豨反》
《史记·鲁周公世家》
《陈豨者,宛朐人也》
《史记·律书》
《史记·贾生传》(二)
《史记·汲郑列传》
《穰苴治军》
《陈平之用》
《史记·义纵传》
《史记·张丞相列传》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
《史记·信陵君离赵救魏》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三)
《史记·晁错传》
《史记·陈豨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