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明史·孙维城传》

输入关键字:

《明史·孙维城传》


明史
原文
    孙维城,字宗甫,丘县人。隆庆五年进士。历知浚、太康、任丘三县。万历十年,擢南京御史。初,张居正不奔丧,宁国诸生吴仕期欲上书谏。未发,太平同知龙宗武告之操江胡横,以闻于居正。会有伪为海瑞劾居正疏者,播之邸抄。宗武意仕期遂置狱榜掠七日而卒居正死仕期妻讼冤维城疏言状。欖已擢刑部侍郎,宗武湖广参议,皆落职戍边,天下快之。中官田玉提督太和山,请兼行分守事,帝许之,维城援祖制力陈不可。俄以教言官范俊,夺俸一年,忤大学士许国,出为永平知府。迁赤城兵备副使。缮亭障二百六十所,招史、车二部千余人。以功屡进按察使,兵备如故。部长安兔挟五千骑邀赏,维城请于督、抚,革其市赏而责之,戢不敢肆。寻以右布政使移守宣府,改广东左布政使。二十九年,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河套常犯顺,罢贡市十余年。后复松山,筑边堿,诸部长恐,益侵轶。至是,吉囊、卜庄等乞款。闻巡抚王见宾当去,请益切。在宁夏者日著宰,亦请之巡抚杨时宁。两镇交奏,给事中桂有根请听边臣自主。维城方代见宾,时宁亦迁去,以黄嘉善代,二人并申约束。维城又条善后六事,款事复坚。初,维城在宣府,与总兵官麻承恩不相能。会承恩亦移镇延绥。一日,维城见城外积沙及城,命余丁除之。承恩绐其众曰:“食不宿饱,且塞沙可尽乎?”卒遂噪。维城晓之日:“除城沙,以防寇耳,非谓塞上沙也。”卒悟而散。维城因自劾,帝慰留维城,治哗者,然维城竟坐是得疾,不数月卒。将吏入视其索,仅俸数金,赙而归其丧。 
(选自《明史·卷一百一十五》) 

译文
    孙维城,李宗或,丘县人。隆庆五年考中进士,相继担任浚县、太康、任丘三县知县。万历十年升为南京御史。当初,张居正父死而不奔丧,宁国的儒生吴任期想上书功谏。还没有送出奏章,太平间知龙宗式报寺给操江提督胡槽,让他告诉张居正。正好有人伪称海瑞弹劾张居正,这一消忠写在邸报上传报。龙宗武指为吴仕期所干,于是将他逮榈下狱。严刑拷打七天,致使吴仕期死亡。张居正死后,吴仕期的妻子为丈夫伸冤,孙维城将事情详细地上奏。时胡槽已提升为刑部传郎,龙宗式已是湖广参议,郡被撤职流放边地,天下人感到痛快。宦官田玉提督太和山,请求最任地方防守事宜,皇希答应了他,孙维城援引祖制极力陈述,认为不可以这样做。不久因为救言官,孙维城被扣岌一年的俸禄,又园违背大学士许国的意旨,被贬出京任永平知府。后改任赤城兵备刮使,修理亭障二百六十所,招降史、车二部一千余人。以功绩升为按察使,仍旧兼任兵备副使。部落首领安兔抉持五千骑兵邀功请赏,孙维城请求督抚,免除赏赐而且责备他,于是安兔不敢放烽。不久以右布政使移守室府,后改为广东左布政使。万历二十九年拜官右金郡御史,巡视抚察延绥。河套地区诸部落常常反叛,朝廷停止他们进贡、王市十余年。后来,朝廷又收复松山,修筑边境城市,各部落首领异常恐慌,便加紧袭击。到这时,言囊、卜庄等乞求和议。他们听说巡抚王见宾委离职而去,请求更为边切。在宁夏的著半,也向巡抚杨时宁请求。两镇郗上了奏,给事中桂有根请朝延让边臣自己做主。孙维城刚代赞王见宾,杨时宁也升任走了,由黄嘉善代赞,二人一起相互约来。孙维城又陈上有关善后事宜六件,修好之事童新巩固下来。起初,孙维城在室府,与总兵官庥承忌一向不和睦。这时,麻承忌也调任到延绥镇守一天,孙维城看见城外的积沙几乎与城墙一短高,就命令士兵除掉它们。麻承恩哄骗众人说:“连饭都烃常吃不饱,还能除尽塞上的沙吗? “士兵千是喧哗哄闹。孙维城明白地告诉他们说:“除掉城墙下的沙,是为了防止敌人,并不是说除掉塞上的沙。”士兵醒悟敢去了。孙维城因此弹劾自己,皇帝安慰留任他,惩治喧哗哄闹的士兵,然而孙维城最终园此而得病,不到几个月就死了。将吏来到他寒察看他的口袋,里西仅有几两银子的俸禄,大家捐献金钱将他的尸体送回到家乡。 

《明史·孙维城传》    


《元史·董文用传》
《元史·魏初传》
《元史·马亨传》
《元史·敬俨传》
《元史·丘处机传》(二)
《元史·丘处机传》
《元史·王都中传》
《宋史·陈宗礼传》
朱熹《敬恕斋铭》
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
朱熹《与长子受之》
《宋史·刘谦传》
真德秀《西山政训》
《明史·沈鲤传》
《明史·魏允贞传》
《明史·方孝孺传》
《宋史·唐恪传》
张光纬《舟人传》
黄淳耀《僮乙传》
《陈书·沈君理传》
《李鸿章家书——致瀚章兄》
《新唐书·阳城传》
《新唐书·韦安石传》
《宋史·林广传》
李公佐《谢小娥传》
黄休复《郝逢传》
《明史·程信传》
姚鼐《陈谨斋家传》
欧阳修《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
新唐书《严震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