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诗词宝典 >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南宋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啼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释】:
①茂嘉:辛弃疾族弟,亦是爱国志士。时因事贬官桂林。
②杜鹃:鸟名。
③翠辇:翠绿宫车。
④金阙:皇宫。
⑤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⑥故人:指苏武。苏武出使匈奴,被强留十九年。坚贞不屈。
⑦长绝:永别。
⑧易水:在今河北省,战国使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于易水。
⑨萧萧:风声。
⑩还知:倘知。

【译文】:
  听着绿树荫里伯劳鸟叫得凄恶,更如何忍受,鹧鸪鸟“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刚住,杜鹃又发出“不如归去”悲切地号呼。一直啼到春天归去再无寻觅处,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实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来这桩桩件件也换抵不上,人间生离死别的痛楚。汉代王昭君骑在马上弹着琵琶,奔向黑沉沉的关塞荒野,更有陈皇皇阿妖退居长门别馆,坐着翠碧的宫辇辞别皇宫金阙。春秋时卫国庄姜望着燕燕双飞,远送休弃去国的归妾。流代史将李陵身经百战,兵败归降匈奴而身败名裂。到河边桥头送别苏武,回头遥望矿园远隔万里,与故友永远诀别。还有荆轲冒着萧瑟秋风,易水寒冽,送别的宾客素衣素冠像一片白雪。正是勇士壮别去国,慷慨悲歌无尽无歇。啼鸟若知人间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泪,而总是悲啼着鲜血。如今嘉茂弟远别,还有谁与我饮酒共醉赏明月?

【赏析】:
  这是一首寄寓着作者忧国深情的送别词,作于瓢泉闲居时期。作者对他的族弟茂嘉调任远地深有感触。词题下有小注曰:“鹈鸪 、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以本词看,确是如此。而且三个鸟鸣叫的前后顺序也应如词中所写。即鹈鸪先鸣而鹧鸪次之,杜鹃为最晚。按《离骚》“恐鹈鸪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之意,鹈 之鸣当暮春之初。遮鹕的鸣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既有留恋族弟之意,也有抗金之志难以实行之恨。杜鹃声如“不如归去”,则愤慨中稍有安慰,意谓如此政局,如此当权者,出仕真不如归隐,落职未必不是好事。但主调仍是垃志难酬之憾恨。词一开头,便用鸟的悲鸣和残春的调零景象,衬托离愁别恨。但是,这决不是在倾吐兄弟间的私情,而是借古喻今,用“马上琵琶”、“长门”等历史故事,讽刺了宋王朝对金统治者妥协、求和的政策,表达了对投降敌人的将领的蔑视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料不啼清泪、长啼血”,是对南京统洁当局的血泪控诉。全词以鸟鸣开篇,以鸟鸣结束,中间连用五个典故,并打破上下片的界限,章法浑成而又别致。借送弟伤别抒发满腔抑郁不平之气,笔力纵横。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