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汉语词典 >

扬言

扬言    yáng yán

故意说出要采取某种行动或目的所在的话(多含贬义)

详细解释

1. 大声地说。

《史记·夏本纪》:“ 皋陶 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为兴事,慎乃宪,敬哉!’”《汉书·萧望之传》:“ 朋 出扬言曰:‘我见,言前将军小过五,大罪一。’”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庠 于广坐扬言曰:‘七十致仕,礼之正也,当自大臣为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芍亭 曰:‘夜来 寒影堂 中,不知何人扬言曰 谢山 得子,故来贺耳。’”

2. 对外宣扬或故意散布某种言论。

《战国策·秦策四》:“ 楚王 扬言与 秦 遇, 魏王 闻之,恐。”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以 崔 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儿》:“久之无异,乃离门,扬言诈作欲搜状。” 巴金 《家》三十:“ 觉民 便开始采用第二步的战略,就是在外面扬言如果家庭不尊重他的意见,他便要采取最后的手段。”

3. 夸大其辞。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饰貌者不情,隐节者不平,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宣称

国语辞典

注音 ㄧㄤˊ ㄧㄢˊ  拼音 yáng yán
相似詞: 1.宣稱
1. 故意宣揚,散布某種言論。
   ▶ 《戰國策.秦策四》:「以是告楚,楚王揚言與秦遇,魏王聞之,恐。」
   ▶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卻被皇甫酈揚言於西涼人曰:『李傕謀反,從之者即為賊黨,後患不淺。』西涼人多有聽酈之言,軍心漸渙。」
2. 誇大其辭。
   ▶ 《大戴禮記.文王官人》:「飾貌者不情,隱節者不平,多私者不義,揚言者寡信。」
3. 大聲說話。
   ▶ 《三國演義.第九回》:「乃復揚言曰:『徒死無益,能從我反乎?』眾皆願從。」
参见:揚言

扫描版:「扬言」在《汉语大词典》第8734页 第6卷 751


扫描版:「扬言」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505页



「扬言」开头的词语:

扬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