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成语词典 >

口耳之学

成语:口耳之学

【成语】:口耳之学
【拼音】:kǒu ěr zhī xué
【简拼】:kezx
【解释】: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出处】:《荀子•劝学》:“小人之学耳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示例】:是当时虽从事于经义,亦皆~。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八
【语法】:作宾语;指道听途说的肤浅之学

口耳之学 典故或故事

    犹言耳食之学。从道听途说中知道一些皮毛而无实学的意思。意思是说,君子求学是耳朵听,心中领会,再通过身体力行加以实践,从而使其一切都可为后人取法。小人则不然,他们学习,只不过是耳朵进,嘴里出。口耳之间才不过四寸左右,哪里能使自己身心得到好处呢?更不用说可为他人所取法了。

【出典】:

    《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例句】: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六朝清谈之习》:“是当时虽从事于经义,亦皆口耳之学。”

口耳之学 成语接龙

【顺接】:学如不及 学深二酉 学通二酉 学海无涯 学而不厌 学不躐等 学传三箧 学惭麟角 
【顺接】:高才饱学 大众哲学 用非所学 函授大学 疑误后学 初级小学 卖弄才学 平民文学 
【逆接】:食馔一口 玉言金口 结舌杜口 説不出口 佶屈聱口 锦心绣口 田骈天口 三缄其口 
【逆接】:口出狂言 口传耳受 口称三昧 口不二价 口若悬河 口诛笔伐 口不能言 口腹自役 


 查看:「口耳之学」的典故、口耳之学成语故事
 查看:「口耳之学」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