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成语词典 >

口干舌燥

成语:口干舌燥

【成语】:口干舌燥
【拼音】:kǒu gān shé zào
【简拼】:kgsz
【解释】: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出处】: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示例】:那白氏心中正自烦恼,况且连歌数曲,~,声气都乏了,为何肯再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近义词】:舌敝唇焦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干渴

口干舌燥 典故或故事

形容嘴里干渴、焦炙。《野叟曝言》四回:“素臣自觉口干舌燥。”叶圣陶《小病》:“可是越是失眠越来得厉害,差不多一切的焦躁和乱想都会集中到这上头去。于是口干舌燥,头里岑岑地作响。”老舍《四世同堂》七○:“他们的肚子没有好的吃食,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又只好喝口凉茶或冷水,所以说着说着,他们的脸上往往发绿,头上出了盗汗,甚至于一阵恶心,吐出些酸水来。”亦作“口干舌焦”。袁静《伏虎记》二回:“指导员跟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焦,他还是无动于衷。”

口干舌燥 成语接龙

【顺接】:燥荻枯柴 
【顺接】:炙冰使燥 心烦意燥 口干舌燥 唇干舌燥 唇干口燥 刮刮燥燥 生发未燥 脣焦口燥 
【逆接】:羊入虎口 谗慝之口 笑刀蜜口 血盆大口 河目海口 浑身是口 晓音瘏口 饿虎之口 
【逆接】:口耳讲说 口呆目钝 口服心折 口若河悬 口体之奉 口快心直 口沸目赤 口多食寡 


 查看:「口干舌燥」的典故、口干舌燥成语故事
 查看:「口干舌燥」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口干」开头的成语:

口干舌焦
口干舌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