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岩黄连

输入关键字:

岩黄连

《中药大辞典》:岩黄连

药材名称岩黄连

拼音Yán Huánɡ Lián

别名岩胡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罂粟科植物岩黄连。秋后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倒圆锥形,肉质。茎单一或丛生,高15~20厘米。叶互生,基生叶柄较长:叶片革质,羽状复叶,小叶片3深裂或3浅裂,最后裂片先端圆钝,或微有浅裂。总状花序顶生。蒴果线形,膜质,黄色,成熟时2瓣裂。种子细小。

生境分部生于山岩上。分布贵州。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

复方①治火眼、翳子:岩黄连、龙胆草各一钱,上梅片五分。共研末,装瓷杯内蒸透,用灯草蘸药点入眼内。

②治痔疮出血及红痢:岩黄连五钱,蒸酒二两服。

③治急性腹痛:岩黄连二钱,生吃。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岩黄连

药材名称岩黄连

拼音Yán Huánɡ Lián

英文名Root of Meadowrue Corydalis

别名岩胡、岩连、菊花黄连、土黄连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石生黄连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C.thalictrifolia Franch.nonJameson ex Regel]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岩黄连 多年生草木,高15-40cm。主根发达。茎1-3条,丛生,软弱。叶具长柄;叶片轮廓三角状卵武艺有,二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5枚,具短柄,二回裂片常3枚,菱形或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尖,边缘具粗齿。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长7-14cm;苞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花梗与苞片等长或略短;花冠金微向下弯;柱头2裂。蒴果圆柱状,略弯曲。种子多数,圆形,种阜杯状,包住种子一半。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缘岩石隙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类圆柱形或贺锥形,稍扭曲,下部有分枝,直径0.5-2cm。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具纵裂纹或纵沟,栓皮发达易剥落;质松,断面不整齐,似朽木状,皮部与木部界限不明显,完整者二回羽状分裂,一回裂片5枚,奇数对生,末回裂片菱形或卵形。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分全草含小檗碱(berberine),消旋卡文定碱(cavidine),去氢卡文定碱(dehydrocavidine),消旋岩黄连碱(thalictrifoline),左旋-13β羟基金罂粟碱(13β-hydroxystylopine),右旋四氢掌叶防已碱(tetrahydropalmatine),左旋四氢非洲防已碱(tetrahydrocolumbamine),原阿片碱(protopine),斯氏紫堇碱(scoule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rine)等生物碱。

性味苦;凉

归经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主肝炎;口舌糜烂;火眼;目翳;痢疾;腹泻;腹痛;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研末点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岩黄连 ==>】 古籍全文检索:岩黄连     全站站内检索:岩黄连
黑底生刺舌
黑烂自啮舌
黑晕微红舌
黑滑红边舌
黑润白边舌
黑瓣红底舌
黑瓣黑底舌
黑干通尖白舌
黑水凝翳内障
黑花凝翳内障
黑中无苔干燥舌
黑中无苔枯瘦舌
黑燥厚苔边红舌
骭(gàn 干)
骭骨
骭疮
骭厥
骮(yì 亦)
铺灸
铺蓐
铺地虎
铺地锦
铺地凉伞
锁口
锁肚
锁项
锁骨
锁喉
锁膈
锁口疔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