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铁鞭草

输入关键字:

铁鞭草

《中药大辞典》:铁鞭草

药材名称铁鞭草

拼音Tiě Biān Cǎo

别名米汤草(《陕西中草药》),石告杯(《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花胡枝子全草。6~10月采。

原形态小灌木。茎常在近基部分枝,枝条细长柔弱,先端下垂,具条纹。三出复叶,小叶片小而薄,倒卵形或狭长倒卵形,长6~25毫米,宽3~16毫米,先端截形,微缺,且具尖刺,初生时多毛,尤以下面密被白色绒毛。总状花序腋生,柄短,总花梗较粗;小苞片卵形,急尖;萼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蝶形,粉红色至紫色,旗瓣倒卵形,较龙骨瓣为短;雄蕊10,2体;雌蕊1,花柱细长。荚果椭圆形,长4毫米,有毛。花期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丛林中。分布东北各省,南至长江流域以至西南各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根:味涩,性凉。"

功能主治①《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疟疾。"

②《陕西中草药》:"根:消积,散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复方治疳积:铁鞭草根五钱,野棉花五钱,水煎鸡蛋三个,蛋熟后,将壳打碎,再煮至鸡蛋变为黑色。吃蛋喝汤,每日一剂。(《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铁鞭草

药材名称铁鞭草

拼音Tiě Biān Cǎo

英文名Herb of Manyflower Bushclover

别名米汤草、石告杯。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多花胡枝子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spedeza floribunda Bge.

采收和储藏:6-10月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茎叶,切段,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花胡枝子 半灌木,高30-10cm。枝条细长,具白色柔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约7mm;托叶条形,长约5mm,先端刺芒状,有毛;顶生小叶较大,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5cm,宽4-10mm,先端微凹,有短尖,基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稍小,小叶柄长约7mm。总状花序腋生,花梗长1.5-2.5cm;小苞片卵形,与萼筒贴生;花萼杯状,长4-5mm,窑生绢毛,萼齿5,披针形,疏生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紫红色;雄蕊10,二体;雌蕊1,花往细长。荚果卵状菱形,长约5mm,先端尖,有网状腺纹,密被柔毛。花期6-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干旱山坡或山坡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多基部分枝,枝条细长柔弱,具条纹。三出复叶,叶片多皱缩,完整小叶倒卵形或狭长倒卵形,长6-25mm,宽3-16mm,叶端截形,具尖刺,嫩叶下表面密被白色绒毛。总状花序腋生,蝶形花冠暗紫红色。荚果卵状菱形,长约5mm,有柔毛。气微,味涩。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或稍弯曲,下表皮细胞较小,垂周壁较平直,有时可见状角质纹理。上、下表皮均有2-3细胞组成的非腺毛,下表皮甚密,壁疣细小,顶端细胞极长,基部膨大,上表皮非腺毛长45-183μm,直径7-10μm,下表皮非腺毛长167-591μm,直径8-17μm。叶腺处具纵向排列整齐的草酸钙方晶。

性味涩;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消积;截疟。主疳积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复方治疳积:铁鞭草根五钱,野棉花五钱。水煎鸡蛋三个,蛋熟后,将壳打碎,再煮至鸡蛋变为黑色。吃蛋喝汤,每日一剂。(《陕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1.《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疟疾。

2.《陕西中草药》:根:消积,散瘀。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铁鞭草 ==>】 古籍全文检索:铁鞭草     全站站内检索:铁鞭草
调肝汤
调和大补羹
调和肺胃汤
调和饮
调和营卫汤
调解散
调经八物丸
调经并荣种子丸
调经补真汤
调经不及期汤
调经柴胡汤
调经除带汤
调经促孕丸
调经膏
调经固荣汤
调经过期汤
调经琥珀汤
调经回春膏
调经济阴丸
调经酒
调经六合汤
调经末子
调经破瘀汤
调经清郁丸
调经散
调经四物汤
调经汤
调经丸
调经乌鸡丸
调经消肿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