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双参

输入关键字:

双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参

药材名称双参

拼音Shuānɡ Shēn

别名对对参肚拉、白都拉、萝卜都拉、西南囊苞花、一支蒿[四川西昌]、土洋参[四川木里]

来源续断科双参(囊苞花)属植物双参Triplostegia glandulifera Wall.以入药。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健脾益肾,活血调经,止崩漏,解毒。用于肾虚腰痛,贫血,咳嗽,遗精,阳萎,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倒经,崩漏,带下,不孕症。外用止血。

用法用量0.5~1两。

备注(1)同属植物大花双参Triplostegia grandiflora Gagnep.别名青羊参。功效类同。

(2)个别地区将双参作消炎利尿药,用来治疗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双参

药材名称双参

拼音Shuānɡ Shēn

别名萝卜参、童子参、羊蹄参、山苦参、子母参(《云南中草药》),合合参(《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大花囊苞花块根。秋季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根棒状,肉质,粗1.5~2.5厘米,常两个孪生,外皮淡褐色,内面白色,干时变蓝色。茎圆柱形,有棱及细纵纹,具腺毛。单叶对生,卵圆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边缘有粗大齿裂,两面有腺毛。花小,粉红色,排成疏散的2歧聚伞花序;总苞为一个8棱的囊苞,近口部封闭将果包围;萼肢微小;花冠管漏斗状,裂片5,近相等;雄蕊4;子房下位,1室,有下垂的胚珠1颗。瘦果有4棱,藏于囊状的总苞内。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荒地、草丛中或松林下。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甘苦,平。

①《云南中草药》:"苦微甘,平。"

②《云南中草药选》:"甘微苦,温。"

功能主治益肾补气,活血调经。治肾虚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经闭。

①《云南中草药》:"调经活血,益肾。治闭经,月经不调,肾虚腰痛,遗精,阳痿,不孕症。"

②《云南中草药选》:"补血,活血,补气。治久病体虚,慢性肝炎,月经不调,倒经,不孕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服。

复方治肝炎:双参一两,蒸猪肝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双参

药材名称双参

拼音Shuānɡ Shēn

英文名Root of Lagerflower Triplostegia

别名苦参、子母参、合合参、童子参、萝卜参、羊蹄参、青阳参、合包参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大花双参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plostegia grandifolra Gagnep.[T. delauayi Franch.ex Diel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花双参 多年生草本,高40cm。主根红棕色,常二歧,稍肥厚,略呈纺锤形,外皮淡褐色,内面白色,干时变蓝色。基生叶无柄;叶倒披针形或窄倒卵形,长3-8cm,先端圆,基部渐狭,2-3对羽状深裂,中裂片最大,宽椭圆形,两侧裂片依次渐小,呀呈齿状,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白色,糙而厚,两面被长柔毛;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向下渐小成苞片状。花成疏大顶生聚伞圆锥花序,第一、二回分枝细长,密被白色平展毛和腺毛,分枝处各有1对苞片,苞片条形,有齿或全缘;花具短梗;花萼细小,具8条助,檐部具5齿;花冠白色带粉红,细筒状漏斗形,长1-1.2cm,具8条肋,檐部具5齿;花冠白色带粉红,细筒状漏斗形,长1-1.2cm,外面被长毛,裂片5,长为花冠的1/3;雄蕊4,稍伸出;子房下位,包围于狭长圆形囊状小总苞内。果时囊苞4裂,裂片先直尖,无钩曲。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000m的山谷林、林缘、草坡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棒状,肉质,常两个双生,外皮淡褐色,内面白色,干后变蓝色。以粗壮、均匀、肉质肥厚者为佳。

化学成分根含环烯醚匝甙(triplosto-side)A,甲基马钱子甙(methylloganin),马钱子甙酸(loganic acid),当药甙(sweroside),胡萝卜甙(daucosterol)[1];含三匝皂甙:大花双参扛甙(triploside)A即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基(1→4)-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oleanolic acid-3-O-β-D-xylopyra-nosyl(1→4)-β-D-xylopyranosyl(1→3)-β-D-xyolpl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soide],大花双参皂甙B,即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oleanolic acid-3-O-β-D-xylopyranosyl(1→3)-β-D-xyl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3)-β-D-xyolpyranso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和大花双参皂甙C,即齐墩果酸3-O-β-D-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oleanolic acid-3-O-α-L-rhamnopyranosyl(1→3)-β-D-xylopyranso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soide][2]。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益肾;活血调经。主肾虚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不孕;闭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调经活血,益肾。治闭经,月经不调,肾虚腰痛,遗精,阳痿,不孕症。

2.《云南中草药选》:补血,后血,补气。治久病体虚,慢性肝炎,月经不调,倒经,不孕症。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双参 ==>】 古籍全文检索:双参     全站站内检索:双参
红萝卜芫荽汤
红绵丹
红绵龙骨散
红绵散
红棉散
红末子
红内消散
红娘丸
红袍
红千捶膏
红铅散
红铅造化丹
红倩丹
红曲酒
红肉膏
红肉药捻
红散子
红芍药散
红椹咽方
红升丹
红狮丹
红柿粥
红秫散
红薯粥
红水眼药
红糖马齿苋
红桃丹
红桃散
红藤煎
红铜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