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侧耳

输入关键字:

侧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侧耳

药材名称侧耳

别名北风菌、蚝菌、杂蘑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 ex Fr.) Quel.,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生阔叶树的树干上。分布于河北、山西、云南。

药理作用菌丝体乙醇提取物含17种游离基酸和缩氨酸,浓度很高(蛋氨酸和苯丙氨酸除外),因此可以有效的用作病人的营养品。

性味微咸,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侧耳

药材名称侧耳

拼音Cè ěr

别名北风菌、蚝菌、平菇、桐子菌、粗皮侧耳、 蚝菌、水风菌、冻菌、青蘑、灰蘑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糙皮侧耳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tus ostreatus (Jacq.ex Fr.) Quel.[Agaricus ostreatus Jacq.ex F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子实体,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菌盖肉质,宽5-20cm。扁半球形,后平展,有后缘,呈扇形、肾形,中部下凹,盖面水渍状,有纤毛,初时堇紫色,后为铅灰色、灰白色或污白色;盖缘初时内卷,后平展。菌肉厚,白色,味美,有清香气,菌褶延生,在柄上交织或成纵条纹,稍密至较稀,白色。菌柄侧生,短,一般长1-2cm,或无柄,白色,中实,基部有短的白色绒毛。孢子平滑,无色,近圆柱形,(7.5-11)μm×(3-4)μm。孢子印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腐木上,丛生或叠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新疆、江苏、福建、台湾、广东、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或平展,有后沿,直径5-20cm,类白色、灰白色或青灰色,表面有细毛。菌肉厚,类白色。菌褶白色,与菌柄连接处有网状条纹。菌柄短或无,长1-3cm,直径1-2cm,基部常有绒毛。气香,味淡。

化学成分含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维生素(vita-min)B1、B2、B6、C、PP、H,主要脂肪酸有:亚油酸(linoleic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主要的芳香成分有:3-辛醇(3-octanol),3-辛酮(3-octanone),1-辛烯-3-醇(1-octen-3-ol),主要的甾体为麦角甾醇(ergosterol),胺类成分有甜菜碱(betaine),组胺(histamine),腺嘌呤(adenine),乙醇胺(ethanolamine),乙胺(ethylamine),游离糖和糖醇类成分有甘油(glycerol),甘露醇(mannitol),葡萄糖(glucose),海藻糖(tre-halose),还含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糖原(glyco-gen),具1→3支链的葡聚糖(glucan),一种结构中含D-半乳糖(D-galactose),D-甘露糖(D-mannose),L-果糖(L-fructose)的多糖,侧耳溶血素(pleurotolysin)及三种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

药理作用1.抗癌在糙皮侧耳中有两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多糖,主为侧耳酸性多糖,含β-1,3-葡聚糖69%,半乳糖13%,甘露糖6%,葡萄糖醛酸13%,后三者均以侧链存在于多糖结构中,热水提取物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91%。从糙皮侧耳中提取出的一种糖蛋白体外对S180、腹水瘤ECA、肝癌Hepa及人B淋巴瘤细胞Raji、白血病细胞K562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且对不同癌细胞有选择性。体内试验表明,该组分有抑制小鼠S180瘤细胞增殖和向周围组织侵袭的作用,能使瘤组织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并形成较厚的纤维包膜,提示其具有使肿瘤组织纤维化的作用。

2.增强免疫:从糙皮侧耳真菌分离的糖肽组分,具有促进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肿瘤的作用。 3.降血脂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侧耳用水及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浸膏,真空干燥。以3%醇浸膏加于仓鼠高脂饲料中,6星期后,水及30%和60%乙醇提取的浸膏,可明显减轻血清及肝胆固醇和三醚甘油(甘油三酯)。

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补肾壮阳。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阳痿遗精,腰膝无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舒筋活络、追风散寒等功效。多用于滋补品。《广菌谱》:柳耳主补胃理气、治反胃、吐痰,用五七个煎汤服即愈。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侧耳 ==>】 古籍全文检索:侧耳     全站站内检索:侧耳
阿艾丸
阿艾五苓散
阿菜汤
阿芙蓉酒
阿伽陀药
阿魏搐鼻散
阿魏膏
阿魏膏药
阿魏化痞膏
阿魏化痞散
阿魏积块丸
阿魏雷丸散
阿魏理中丸
阿魏良姜丸
阿魏软坚散
阿魏散
阿魏麝香散
阿魏通经丸
阿魏丸
阿魏万灵膏
阿魏香槟丸
阿魏消瘤汤
阿魏消痞丸
阿魏雄黄丸
阿魏撞气丸
挨积丸
挨积圆
挨癖丸
艾柏饮
艾肠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