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山野豌豆

输入关键字:

山野豌豆

药材名称山野豌豆

拼音Shān Yě Wān Dòu

别名宿根巢菜(《重要牧草栽培》),落豆秧、山豌豆,山豆苗、宿根草藤、豆碗碗、涝豆秧(《国产牧草植物》),山黑豆(《东北药植志》),透骨草、草藤(《吉林中草药》)。

出处《东北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山野豌豆嫩茎叶。7~9月间采收植株上部的嫩茎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攀援状,四棱形,高0.5~1米,植物各部多少被有疏柔毛。托叶半箭头形或半边的戟形,中间具有一较大牙齿,稀具数个不整齐牙齿;双数羽状复叶,小叶4~6对,叶轴末端具分歧的卷须;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5~35毫米,宽6~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缺,有细尖,基部圆形,全缘,膜质至革质,上面通常毛较少,下面明显地灰白色。总状花序腋生;花梗与萼近等长;花红紫色、蓝色、或蓝紫色;萼短筒形至钟形,有毛,上部萼片三角形,比下部萼片显着短,下部萼片披针形或三角状锥形;旗瓣倒卵形,先端微缺,或圆形;翼瓣比龙骨瓣稍长,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先端稍狭,近三角形。荚果,长圆状菱形。种子近球形。花期7~9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草原、山坡、路旁、灌木丛。分布东北及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山东等地。产东北。

性状干燥茎呈四棱形;质脆易折断。叶为双数羽状复叶,多卷曲皱缩,叶轴先端有卷须。残留小花呈蓝色或紫色;偶有荚果,呈棕色或深棕色,内含黑色种子。气微,味淡。

性味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温。"

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舒筋,止痛。治风湿痛,闪挫伤,无名肿毒,阴囊湿疹。

①《东北药植志》:"疗热毒。软坚。外用洗风湿、风气疼痛、毒疮。"

②《吉林中草药》:"活血止痛,败毒燥湿。"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止痛。治腰腿疼痛,大骨节病关节痛,筋骨麻木,扭挫伤,闪腰岔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1.5两)。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风湿痛:山野豌豆、菖蒲适量,煎水熏洗。

②治无名肿毒:山野豌豆适量。研细末,用蜡调敷。

③治阴囊湿疹:山野豌豆、花椒艾叶各3钱。煎水熏洗,每日一次。(选方出《吉林中草药》)

备注本品及同属植物广布野豌豆和假香野豌豆的全草,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均作透骨草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检索山野豌豆 ==>】 古籍全文检索:山野豌豆     全站站内检索:山野豌豆
八味茴香丸
八味加味汤
八味降压汤
八味款冬花散
八味蜡矾丸
八味理中丸
八味龙骨散
八味平胃散
八味清毒膏
八味清心沉香散
八味人参浴汤
八味散
八味疝气剂
八味生姜煎
八味生脉汤
八味石膏散
八味顺气散
八味檀香散
八味汤
八味丸
八味香苏散
八味消风饮
八味养血汤
八味圆
八味知母汤
八味煮散
八味紫菀汤
八物参术丸
八物定志丸
八物二陈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