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三七花

输入关键字:

三七花

《中药大辞典》:三七花

药材名称三七花

拼音Sān Qī Huā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降压。治高血压,头昏,目眩,耳鸣,急性咽喉炎。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冲泡茶服;适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三七花

药材名称三七花

拼音Sān Qī Huā

英文名Sanchi Flower

别名田七花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notoginsen (Burk.)F.H.Chen ex C.Chow.

采收和储藏:6-8月开花时采收花序,熏蒸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30-60cm。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约2-5cm,直径约1-3cm,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茎直立,近于圆柱形;光滑无毛,绿色或带多数紫色细纵条纹。掌伏复叶,3-4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长,表面无毛;小叶3-7枚;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约5-14cm,宽2-5cm,中央数片较大,最下2片最小,先端长尖,基部近圆形或两侧不相称,边缘有细锯齿,齿端偶具小刺毛,表面沿脉有细刺毛,有时两面均近于无毛;具小叶柄。总花梗从茎端叶柄中央抽出,直立,长20-30cm;伞形花序单独顶生,直径约3cm;花多数,两性,有时单性花和两性花共存;小花梗细短,基部具有鳞片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通常5齿裂;花瓣5,长圆状卵形,先端尖,黄绿色;雄蕊5,花药椭圆形,药背着生,内向纵裂,花丝线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住2枚,基部合生,花盘平坦或微凹。核果浆果状,近于肾形,长约6-9mm;嫩时绿色。熟时红色,种子1-3颗,球形,种皮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化学成分花苞含甙,其甙元有人参二醇(panaxadiol),20(R)-达玛烷-3β,12β,20,25-四醇[20(R)-panaxadiol),20(R)-达玛烷-3β,12β,20,25-四醇[20(R)-dammaran-3β,12β,20,25-tetrol],达玛-20(22)-烯-3β,12β,26-三醇[dammar-20(22)-en-3β,12β,26-triol]等[1]。并已分离出人参皂甙(ginsenoside)Rb1、Rb2、Rc、Rd、F2[2]等。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济的作用 三七花煎剂10g/kg、20g/kg分别给小鼠灌胃,其有效成分三七皂甙E1(即人参皂甙Rb1)100mg/kg、200mg/kd腹腔注射,均显示与剂量相关的隆低小鼠自主活动次数;与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合并应用,能明显增强这些药物的催眼作用。增强氯丙嗪的安定作用。并能对抗苯丙胺,咖啡因、戊四氮的中枢兴奋作用[1,2]。三七花叶含人参二醇型皂甙较多,为中枢抑制作用的成分[3]。三七花中含人参二醇型皂甙较多,为中枢抑制作用的成发[3]。三七总皂甙对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和烫尾法致痛小鼠,均有镇痛作用[4]。

2、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 三七花热浸剂、水煎剂及水煎醇提物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这一作用不是由于释放组胺引起的,对保留神经的离体兔耳血管无作用[5]。三七花中总皂甙,有湿和面短暂的隆低犬动脉搏血压和外周阻力的作用[6]。

3、抗炎作用 三七花总皂甙对小鼠和大鼠巴豆油诱发的耳郭炎症,腹腔注射冰醋酸诱发的染料渗出性炎症,以及对角叉菜胶、高岭土、5-羟色胺、蛋清、透明质酸酶等引起的小鼠或大鼠踝关节肿胀、足肿胀等,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显着对抗5-羟色胺、组胺及缓激肽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还可减少炎症渗出物中的PGE含量。切除双侧肾上腺后,三七花总皂甙对角叉菜胶性大鼠脚肿仍有显着抑制作用。但对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影响,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而与前列腺素合成有关[7、8]。

4、毒性 三七花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3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1-42倍;小灌胃20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333-666倍,连续18d未见动物死亡[5]。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平肝降压。主津伤口渴;咽痛音哑;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开水泡服。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三七花 ==>】 古籍全文检索:三七花     全站站内检索:三七花
集效丸
集效圆
集雪膏
集验鹿茸丸
蒺藜贝母汤
蒺藜两地汤
蒺藜散
蒺藜汤
蒺藜涂敷方
蒺藜丸
蒺藜浴汤
蒺藜子散
蒺藜子汤
蒺藜子丸
瘠肥丸
己戍丹
己字化毒丸
脊背续骨汤
脊肉粥
戟香散
芰实花散
剂阳汤
季芝鲫鱼膏
既济补真丹
既济丹
既济固真丹
既济豁痰汤
既济解毒丹
既济解毒汤
既济解毒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