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青杠膏

输入关键字:

青杠膏

《中药大辞典》:青杠膏

药材名称青杠膏

拼音Qīnɡ Gànɡ Gāo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栎叶煎煮成的膏。全年可采。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米。生于开旷山顶时常呈灌木状;幼枝有锈色柔毛。单叶互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3~8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基部圆形至浅心形,全缘或有齿状锯齿,幼时有锈色柔毛,老后仅下面除中脉外有蜡质锈色细绒毛,侧脉6~8对;叶柄短。花雌雄同株;雄花序为下垂的柔荑花序;雌花1~2朵,簇生于叶腋。果1~3枚生于长0.5~1厘米的总梗上;壳斗盘形,包围坚果基部,内面密生绒毛;苞片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钝头,顶端与壳斗分离,开展;坚果当年成熟,球形,直径约2.5厘米,具短尖,无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杂树林中。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制法取叶投入沸水中,煮30~45分钟,取出,再取新叶如上法,至沸水成粘糊状,沉淀浓缩成膏,备用。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寒热夹杂之泻痢,肠炎及哮喘。种子亦可入药,功用相同。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调,3~5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青杠膏

药材名称青杠膏

拼音Qīnɡ Gànɡ Gāo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栎之叶煎煮成的浓缩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叶。取叶投入沸水中,煮30-45min,再取新叶如上法,至沸水成粘糊状,沉淀浓缩成膏。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m,有时呈灌木状。幼枝被微毛;叶片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2cm,宽1.5-6cm,先端圆钝,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具短齿,上面无毛或疏被星状毛,下面被棕色粉状物或星状毛,老后仅下面除中脉外有蜡质锈色细绒毛,有时脱净,侧脉8-14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为下垂葇荑花序,长3-6cm,除花轴被灰褐色长毛外均无毛;雌花1-2朵,簇生于叶腋。果1-3枚生于长0.5-1cm的总梗上,果序长2-7cm,轴无毛。壳斗浅杯形或碟形,包果基部,直径1.5-2.5cm,高5-8mm,小苞片披针形,长2-3mm,被灰白色短绒毛,先端褐色;坚果近球形,直径约2.5cm,高2-3cm,无毛或近顶部微被毛,有时带紫黑色。果当年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4300m的山坡杂树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棕黑色的粘稠浸膏。气微,味苦、涩。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泄泻;痢疾;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1-1.5g,开水调分。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青杠膏 ==>】 古籍全文检索:青杠膏     全站站内检索:青杠膏
陇(lǒng 笼)
陈气
陈令
陈玄
陈亚
陈伤
陈会
陈并
(biàn 变)
陈虬(qiū 求)
陈言
陈沂
陈直
陈郁
陈治
陈承
陈珣
陈衍
陈桷(jué 角)
陈琥
陈葵
陈蓬
陈寨
陈九韶
陈士升
陈三农
陈士良
陈士铎
陈万卿
陈义都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