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牛口涎

输入关键字:

牛口涎

《中药大辞典》:牛口涎

药材名称牛口涎

拼音Niú Kǒu Xián

别名牛涎(《千金方》)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水牛唾涎

功能主治治噎膈,反胃呕吐。

①《本草拾遗》:"主反胃。"

②《纲目》:"吮小儿,治客忤。灌一合,治小儿霍乱。入盐少许,顿服一盏,治喉闭口噤。"

复方①治噎膈反胃:㈠牛涎、好蜜各半斤,木鳖子三十个(去皮、油,为末)。入铜器熬稠,每以两匙和粥与食,日三服。(《普济方》千啭丹)㈡糯米末,以牛涎拌作小丸,煮熟食。(《集成方》)

②治疣目:牛口中涎数涂自落。(《千金方》)

③治目睛损伤:牛涎,日二点,避风。(《补缺肘后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口涎

药材名称牛口涎

拼音Niú Kǒu Xián

英文名Ox saliva, Water Buffalo saliva

别名牛、水牛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唾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以水洗牛口,涂抹少放食盐,少顷即有口涎流出,收集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性味甘;平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和胃止哎;明目去疣。主反胃呕吐;噎膈;霍乱;喉闭口噤;目晴伤损;目疣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调服;或入膏、丸。外用:适量,涂敷或点眼。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反胃。

2.《纲目》:吮小儿,治客忤。灌一合,治小儿霍乱。入盐少许,顿服一盏,治喉闭口噤。

3.《日华子本草》:牛涎,以水洗老牛口,用盐涂之,少顷即出;或以荷叶包牛口,使耕力乏,涎生取之。

4.《千金方》:治疣目:牛口中涎数涂自落。

5.《普济方》:治噎膈反胃:牛涎,好蜜各半斤,木鳖子三十个(去皮,油,为末)。入铜器熬稠,每以两匙和粥与食,日三服。

6.《补缺肘后方》:治目睛损伤,牛涎,日二点,避风。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牛口涎 ==>】 古籍全文检索:牛口涎     全站站内检索:牛口涎
蜜犀丸
绵茧散
妙功丸
妙济丸
妙贴止疼散
妙香散
妙香汤
妙香圆
妙应丹
妙应散
妙应丸
灭瘢丹
明睛地黄圆
明睛散
明目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加减方
明目汤
明目延龄丸
明目夜光丸
明目治障汤
明目壮水丸
摩挲圆
摩腰膏
磨刀散
磨光散
磨积丸
磨积圆
磨脾散
磨翳散
母丁香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