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牡荆根

输入关键字:

牡荆根

《中药大辞典》:牡荆根

药材名称牡荆根

拼音Mǔ Jīnɡ Gēn

出处《别录》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牡荆

性味苦辛,温。

①《别录》:"甘苦,平,无毒。"

②《纲目》:"苦微辛。"

功能主治治感冒,头痛,疟疾,关节风湿痛。

《别录》:"水煮服,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解肌发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①治感冒头痛:牡荆根三至五钱,冲开水炖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疟疾:牡荆根一两,水煎。第一煎于疟疾发作前二小时加冰糖一两冲服,第二煎当茶饮。(《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关节风湿痛:牡荆根一两,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牙痛:牡荆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牡荆根

药材名称牡荆根

拼音Mǔ Jī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Hempleaf Negundo Chastetree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牡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1-5m。多分枝,具香味。小枝四棱形,绿色,被粗毛,老枝褐色,圆形。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稀为3,中间1枚最大;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果实球形,黑色。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向阳的山坡路边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性味味某;微苦;性温

归经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除湿止痛。主感冒头痛;牙痛;疟疾;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牡荆,苦能降,辛温能散,降则化痰,散则祛风,故风痰之病宜之。其解肌发汗之功,世无知者。按《王氏奇方》云,一人病风数年,予以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日服,遂愈。盖得此意也。

2.《名医别录》:水煮服,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解肌发汗。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牡荆根 ==>】 古籍全文检索:牡荆根     全站站内检索:牡荆根
枣肉豆蔻丸
枣肉平胃散
枣汤
枣子绿矾丸
澡豆
藻药散
皂刺大黄汤
皂刺散
皂独附姜汤
皂荚丸
皂角膏
皂角化痰丸
皂角苦参丸
皂角散
皂角圆
燥肠丸
燥湿丹
燥阴散
泽肤膏
泽黄英土汤
泽及汤
泽兰膏
泽兰散
泽兰汤
泽兰丸
泽兰圆
泽漆汤
泽漆丸
泽泻散
泽泻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