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石膏汤

输入关键字:

石膏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石膏汤

药方名称石膏汤

处方石膏(研.三分) 白茅根(三分) 扁蓄(三分) 滑石(半两)

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疼,烦热口干,小便赤。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远热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石膏汤

药方名称石膏汤

别名三黄石膏汤(《伤寒总病论》卷五)

处方石膏30克 黄连 黄柏 黄芩各6克 香豉9克(绵裹)栀子9克(擘)麻黄9克(去节)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发汗解表。治伤寒病已八九日,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挛,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志昏愦,或时呼呻,脉滑数。

用法用量上七味,切。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一日分三次服。初服一剂小汗,其后更合一剂,分两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愈。得数行利,心开令语,毒折也。

注意服药期间,忌猪肉、冷水。

备注本方主治为伤寒表证未解,里热炽盛,故解表与清里兼顾。方中石膏清热除烦为君,麻黄、豆豉发汗解表为臣,黄连黄柏黄芩栀子以泻三焦之火为佐。配合成方,发表而不助里热,清热而不失治表,洵为表里双解之良剂。

按:陶华《伤寒六书》卷一"三黄石膏汤",即本方加姜、枣、细茶。治疗伤寒汗吐下误治后,三焦俱热,身目俱痛之证。

摘录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

喉科秘诀》卷下:石膏汤

药方名称石膏汤

处方石膏30克 知母9克 甘草3克 元参15克 花粉9克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治肺胃热盛,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科秘诀》卷下

《外台》卷一引《深师方》:石膏汤

药方名称石膏汤

别名三黄石膏汤

处方石膏2两,黄连2两,黄柏2两,黄芩2两,香豉1升(绵裹),栀子10枚(擘),麻黄3两(去节)。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伤寒病己8-9日,邪攻内而表未解,三焦热,其脉滑数,昏愦,身体壮热,沉重拘挛,或时呼呻,体犹沉重拘挛;伤寒发汗或下或误吐后,谵语不休,昼夜喘息,鼻中屡衄而疾势不解,身目如发黄,狂躁欲走。

用法用量三黄石膏汤(《伤寒总病论》卷五)。

注意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1.《外台》引《深师方》:今直用解毒汤,则挛急不愈;直用汗药,则毒因加剧。而方无表里疗者,意思以三黄汤以救其内,有所增加以解其外,故名石膏汤。

2.《医方集解》:此足太阳、手少阳药也。表里之邪俱盛,欲治内则表不除,欲发表则里又急,故以黄芩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而以麻黄、淡豉发散表邪,石膏泻胃火,能解肌,亦表里分消之药也。

摘录《外台》卷一引《深师方》



【检索石膏汤 ==>】 古籍全文检索:石膏汤     全站站内检索:石膏汤
姜葱膏
姜葱饮
姜葱熨
姜胆膏
姜蛋清
姜酊
姜矾散
姜粉散
姜附赤石脂朱砂丹
姜附丹
姜附六合汤
姜附散
姜附四君子汤
姜附汤
姜附丸
姜附御寒汤
姜桂参苓首乌汤
姜桂大顺散
姜桂二陈汤
姜桂二合汤
姜桂苓参汤
姜桂苓砂汤
姜桂六君子汤
姜桂散
姜桂汤
姜桂丸
姜桂饮
姜合丸
姜合圆
姜黄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