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鸡冠子

输入关键字:

鸡冠子

《中药大辞典》:鸡冠子

药材名称鸡冠子

拼音Jī Guān Zi

出处《本草抬遗》

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种子。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搓出种子,拣去杂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鸡冠花"条。

性状干燥的种子,细小,扁卵圆球形,直径1~1.5毫米.表面平滑,黑色有光泽。扩大镜下观察,可见表面有细密网纹和小的凹点。种皮薄而脆。种仁黄白色。无臭,味淡.以饱满、色黑、光亮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

药理作用试管法证明,种子煎剂对人阴道毛滴虫有良好作用,与药液接触后5~10分钟,虫体即趋消失。

性味甘,凉。

①《嘉祜本草》:"凉,无毒。"

②《纲目》:"甘,凉,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苦,微凉。"

归经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肠风便血,赤白痢疾,崩带,淋浊。

①《本草拾遗》:"止肠风泻血,赤白痢。"

②《日华子本草》:"治妇人崩中带下,入药炒用。"

③《玉楸药解》:"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④《现代实用中药》:"治肝脏病及眼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备注本品在多数地区作青葙子使用,参见"青葙子"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冠子

药材名称鸡冠子

拼音Jī Guān Zi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osia cristata L.[C.Argentea L.var.Cristata(L.)O.Kuntz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种子成熟时割取果序,日晒,取净种子,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80cm。全株无毛,粗壮。分枝少,近上部扁平,绿色或带红色,有棱纹凸起。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3cm,宽2-6cm,先端渐尖或长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穗状花序顶生,成扁平肉质鸡冠状、卷冠状或羽毛状,中部以下多花;花被片淡红色至紫红色、黄白或黄色;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宿存;花被片5,椭圆状卵形,端尖,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胞果卵形,长约3mm,熟时盖裂,包于宿存花被内。种子肾形,黑色,光泽。花期5-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原产亚洲热带。我国南北各地区均有栽培,广布于温暖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种了呈扁圆形,直径约1.5mm。表面棕红色至黑色,有光泽。置放大镜下观察,见有细密纹理及凹点状种脐。种皮脆,易破裂。偶见胞果上残留的花柱,长2-3mm。气微,味淡。

以饱满、色黑、光亮者为佳。

化学成分种子油含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1],种子蛋白质含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2]。种子还含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β-胡萝卜素)(β-carotene),视黄醇(retinol),维生素B1、B2、C、E,18种氨基酸和22种无机元素[3]。

药理作用试管法证明,种子煎剂对人阴道毛滴虫有良好作用,与药液接触后5-10分钟,虫体即趋消失。

性味甘;性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主便血;崩漏;赤白痢;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止肠风泻血,赤白痢。

2.《日华子本草》:治妇人崩中带下,入药炒用。

3.《玉楸药解》: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4.《现代实用中药》:治肝脏病及眼病。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鸡冠子 ==>】 古籍全文检索:鸡冠子     全站站内检索:鸡冠子
刺菱根
刺龙牙
刺玫
刺玫果
刺玫花
刺莓果
刺莓果根
刺蜜
刺藦苓草
刺南蛇藤
刺蓬花
刺葡萄
刺葡萄根
刺楸
刺楸茎
刺楸树根
刺楸树皮
刺楸树叶
刺人参
刺三甲
刺沙蓬
刺山茶根皮
刺山茶果
刺石榴
刺糖
刺天茄
刺天茄叶
刺通草
刺桐花
刺桐叶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