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古山龙

输入关键字:

古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山龙

药材名称古山龙

拼音Gǔ Shān Lónɡ

别名黄藤黄连

来源防己科古山龙属植物古山龙Arcangelisia loureiri (Pierre) Diels,以藤茎入药。全年可采,以秋季采为好,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治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皮肤湿疹,脓疱疮,阴道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古山龙

药材名称古山龙

拼音Gǔ Shān Lónɡ

别名黄连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防己科植物古山龙茎藤。根,秋季采集;茎藤,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木质大藤本。老枝具纵条纹。单叶互生,近革质,卵圆至椭圆形,长8~12厘米,宽6~10厘米,先端骤尖,基部近截平,基出脉3~5条;叶柄基部膝曲状,顶部胀大,长3~8厘米。圆锥花序常在老干上出生,雄花序纤弱,长约8厘米,分枝穗状,几无柄;雄花苞片三角形;外轮萼片3,苞片状,内轮萼片3,长圆形;花瓣3,近于舟形;聚药雄蕊具雄蕊9枚;雌花序长30~50厘米;雌花花被片6,狭长圆形,顶端向后反折;退化雄蕊微小,鳞片状;心皮3,无花柱,柱头阔,具乳头状突起。核果长圆形,后变黄色,近顶端偏于一侧有柱头残迹,外面有皱纹和纤维状疏柔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大山森林谷地或山腰密林中。分布广东海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小檗碱、药根碱。茎含掌叶防己碱、小檗碱、药根碱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肠炎,菌痢,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疖肿,疟疾,皮炎,湿疹,脓疱疮,脚癣感染。"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有降压、止痛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古山龙

药材名称古山龙

拼音Gǔ Shān Lónɡ

英文名Mountain Dragon, Stem of Mountain Dragon

别名黄连藤、黄肚木通、黄胆榄、大黄藤、黄藤、钩影、黄丁课、问更梅。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古山龙的根或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angelisia gusanlung H.S.Lo[A.loureiri auct.non(pierre)Die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以秋季采为好,除去杂质,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古山龙 木质大藤本。老株藤茎表面褐色,具纵条纹,断面鲜黄色。单叶互生;叶柄长3-8,基部膝状,先端稍膨大;叶长近革质,阔卵、卵形至椭圆形,长8-12cm,宽6-10cm,先端骤尖,基部近截平,基出脉3-5条,全缘,两面无毛。花单性;圆锥花序常在老干睡生出;雄花序纤弱,长约3cm,分枝穗状,几无柄;雄花花被片9,外面3枚较小,内面3枚花瓣状;雄蕊9-12,花丝合生,花药顶生,横裂;雌花序长30-50cm;雌花花被片6;退化雄蕊微小,鳞片状;心皮3,无花柱,柱头阔,具乳头状凸起。核果1-3个,长圆形,后变黄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较阴湿处或山腰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可达6cm。表面灰棕色,有浅纵沟,节处隆起。质坚硬,断面木部灰黄色至黄绿色,散布多数小孔,呈数个同心性环纹及放射状纹理,中心有髓。显微鉴 茎横节面:木栓层由多列细胞组成,内侧有石细胞环带。皮层有厚壁细胞散在。中柱鞘为石细胞环带。维管束型,排成2-4轮同心环,每二轮韧皮部外侧为纤维与石细胞相间组成的环带。木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髓部有石细胞散在。

化学成分古山龙茎含掌叶防已碱(palmatine),小檗碱(berberine)以及药根碱(jatrorrhizine)。根含小檗碱及药根碱。

药理作用有降压、止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鉴别理化鉴别 取粗粉1g,加乙醇10ml,回流10min,放冷,滤过。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漂白粉少量,即显樱红色;另取滤液5滴,加5%没食子酸的乙醇溶液2-3滴,置水浴上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深绿色(检查生物碱)。

性味苦;寒;小毒

归经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主肠炎;菌痢;黄疸;疟疾;疖肿;湿疹;阴道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扁桃体炎;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未敷。

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肠炎,菌痢,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疖肿,疟疾,皮炎,湿疹,脓疱疮,脚癣感染。

2.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有降压、止痛作用。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古山龙 ==>】 古籍全文检索:古山龙     全站站内检索:古山龙
腰奇
腰软
腰注
腰宜
腰柱
腰骨
腰重
腰俞
腰热
腰脊
腰疽
腰痈
腰疼
腰黄
腰眼
腰痛
腰酸
腰尻痛
腰阳关
腰足痛
腰股痛
腰骨伤
腰带痈
腰带藤
腰背痛
腰骨伤
腰脊痛
腰脊强
腰脚痛
腰脽(chuí 垂)痛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