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茯苓皮

输入关键字:

茯苓皮

《中药大辞典》:茯苓皮

药材名称茯苓皮

拼音Fú Línɡ Pí

别名苓皮(《四川中药志》)

出处《纲目》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的外皮

性状茯苓皮多为长条状,大小不一,外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疣状突起,内部白色或灰棕色。体软质松,具有弹性。

性味甘淡,平。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淡,无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肤胀。

①《纲目》:"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

②《医林纂要》:"行皮肤之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①治水肿:茯苓皮、椒目二味不拘多少。煎汤饮。(《经验良方》)

②治男子妇人脾胃停滞,头面四肢悉肿,心腹胀满,上气促急,胸膈烦闷,痰涎上壅,饮食不下,行步气奔,状如水病: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中藏经》五皮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茯苓皮

药材名称茯苓皮

拼音Fú Línɡ Pí

英文名Indian Bread peel, Tuckahoe peel

别名苓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中国医学大辞典》:茯苓皮行水而不耗气,胜似大腹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的外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ia cocos(Schw.) Wolf.[Pavhyma cocos Fr.]

原形态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 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松树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多呈不规则片状,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脆,具弹性。气微,味淡。

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水温肿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

各家论述1.《纲目》: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

2.《医林纂要》:行皮肤之水。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茯苓皮 ==>】 古籍全文检索:茯苓皮     全站站内检索:茯苓皮
红毛鸡
红毛菍
红毛七
红毛蛇
红毛五加皮
红毛悬钩子
红毛野海棠
红毛叶马蹄香
红毛毡
红毛走马胎
红帽顶
红门兰
红绵藤
红母鸡草
红母猪藤
红木耳
红木香
红木子
红楠
红楠皮
红娘子
红牛毛刺
红牛皮菜
红牛尾七
红皮
红皮云杉
红芪
红千层
红茄苳
红曲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