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盾叶薯蓣

输入关键字:

盾叶薯蓣

《全国中草药汇编》:盾叶薯蓣

药材名称盾叶薯蓣

拼音Dùn Yè Shǔ Yù

别名黄姜、火藤根

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 H. Wright,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挖,去净泥土,晒干。

性味甘、苦,凉。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用于痈疖早期未破溃,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软组织损伤,蜂螫虫咬。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盾叶薯蓣

药材名称盾叶薯蓣

拼音Dùn Yè Shǔ Yù

别名枕头根、黄姜(《中国药植志》),黄连参、地黄姜野洋姜(《全展选编·外科》)。

出处《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盾叶薯蓣根茎。秋季采挖,去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草质藤本。根茎横生。茎纤细,无毛,有纵皱纹或浅槽,有时在分枝或叶柄的基部两侧微凸出,或具短刺。叶互生,盾形;叶片三角状卵形或长卵形,长5~11厘米,宽4~9厘米,边缘浅波状,基部心形或近于截形,通常3裂,中央裂片先端渐尖,两侧裂片圆耳状;叶柄短于叶片。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腋生,有时分枝;花无柄,常2~3朵簇生,仅1~2朵完全发育;苞片膜质,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花被片6,卵形,紫红色,雄蕊6;雌花序有花6~8朵,花有短柄,花被6裂,雄蕊退化;子房长圆柱形。蒴果干燥后蓝黑色,表面附有白色粉状物,翅近半月形,长约2.5厘米,宽约1.5厘米,顶端微凹,或近于截形,基部狭圆形、种子扁卵圆形,周围呈薄膜状的翅。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杂木林或林缘的路旁、沟边。分布陕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含薯蓣皂甙元。薯蓣皂甙元的含量分别报告为1.05%、3.3%和3.4~4.9%。因薯蓣皂甙元的含量较高,为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良好原料。

功能主治《全展选编·外科》:"治痈疖早期未破溃,蜂螫,阑尾炎。"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全展选编·外科》:"皮肤已破烂及脓已形成者忌用。"

复方治各种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软组织损伤,蜂螫,阑尾炎:鲜盾叶薯蓣根茎二至三两,研末与凡士林适量混合调匀,每日一次外敷患处;亦可与菊叶、次黄连苦参适量,共捣外敷。(《全展选编·外科》)

摘录《中药大辞典》



【检索盾叶薯蓣 ==>】 古籍全文检索:盾叶薯蓣     全站站内检索:盾叶薯蓣
沈允振
沈目南
沈汲门
沈存中
沈好问
沈光明
沈芊绿
沈明生
沈时誉
沈良惠
沈应善
沈启名
沈明宗
沈果堂
沈金鳌
沈贯云
沈秋湄
沈泰之
沈裕生
沈鲁珍
沈善谦
沈慎伯
沈虞卿
沈嘉言
沈氏医案
沈氏中暑汤
沈氏头瘟汤
沈氏血癥丸
沈氏闷泉丸
沈氏固胞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