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华石龙尾

输入关键字:

中华石龙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石龙尾

药材名称中华石龙尾

别名蛤胆草、华石龙尾、过塘蛇

来源玄参中华石龙尾Limnophila chinensis (Osb.) Mer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微甘、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治水肿,结膜炎,风疹;外用治天疱疮,毒蛇、蜈蚣咬伤。

用法用量鲜全草1~2两,水煎服。外用鲜全草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中华石龙尾

药材名称中华石龙尾

拼音Zhōnɡ Huá Shí Lónɡ Wěi

英文名all-grass of Chinese Marshweed

别名蛤蟆草、华石龙尾、过塘草、风肿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中华石龙尾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nophila chinensis (Osbeck) 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0cm。除叶和花冠外全株密被多细胞柔毛。根状茎长,下部匍匐而节上生根,茎上部单一或自基部分枝。叶对生,偶3-4枚轮生;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稀为匙形,长5-53mm,宽2-15mm,先端钝,基部抱茎,边具锯齿,背面有小腺点。花单生叶依或为少花的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直挺,长3-15mm;小苞片长约2mm;花萼钟状,长约6mm,5裂,裂片三角状钻形;花冠紫红色、蓝色,稀为白色,长10-15mm,上唇浅2裂,下唇3裂;雄蕊4,花室稍分离。蒴果宽椭圆形,两侧扁,长约5mm,浅褐色。花、果期10月至翌年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旁、山谷、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水肿;结膜炎;风疹;天疱疮;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品3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甘、苦,性凉。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用于水肿、结膜炎、风疹、天疱疮、毒蛇、蜈蚣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中华石龙尾 ==>】 古籍全文检索:中华石龙尾     全站站内检索:中华石龙尾
玉芙蓉
玉兰花
玉帘
玉铃花
玉龙鞭
玉米
玉米黑粉
玉米黑霉
玉米花
玉米须
玉米油
玉米轴
玉山芎穷
玉珊瑚根
玉蜀黍
玉蜀黍苞片
玉蜀黍根
玉蜀黍叶
玉溪天仙藤
玉屑
玉叶金花
玉簪
玉簪根
玉簪花
玉簪花根
玉簪叶
玉竹
芋儿七
芋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