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浙地黄

输入关键字:

浙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地黄

药材名称浙地黄

别名鲜生地

来源玄参浙地黄Rehmannia chingii Li,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

性味甘、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鼻衄,热病口干。0.4~1两。

并外用治中耳炎:鲜生地捣汁滴耳。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浙地黄

药材名称浙地黄

拼音Zhè Dì Huánɡ

别名紫花地黄、鲜生地、蜜糖罐、野鲜地黄、天芥菜、秦氏地黄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天目地黄的根状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hmannia chingii L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

原形态天目地黄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析被多细胞长柔毛。根茎肉质,黄褐色。茎单出或基部分枝。基生叶呈莲座状排列,叶片椭圆形,长6-12cm,宽3-6cm,纸质,两面疏被白色柔毛,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粗锯齿,先端钝或突尖,基部楔形,逐渐收缩成长2-7cm的具翅的柄;茎生叶外形与基生叶相似,向上渐变小。花单生;花梗长1-4cm,弯曲上升,与萼同被长柔毛及腺毛;萼齿5,披针形,先端略尖,后方2枚稍长;花冠紫红色,长5-7cm,外被长柔毛,上唇裂片长卵形,先端略尖,下唇裂片长椭圆形,中间裂片较柔毛,上唇裂片长卵形,先端略尖;下唇裂片长椭圆形,中间裂片较大;雄蕊后方1对稍短,花丝基部被短腺毛,前方一对稍长,花丝无毛;花室长圆形,基部叉开成一直线;花柱先端扩大,先端尖或钝圆。蒴果卵形,长.4cm,具宿存的花萼及花柱。种子多数,卵形,具网眼。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

性味味甘;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温热病高热烦躁;吐血衄血;口干;咽喉肿痛;中耳炎;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30g。外用:适量,捣烂青;或捣汁滴耳。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浙地黄 ==>】 古籍全文检索:浙地黄     全站站内检索:浙地黄
胡荽丹
胡荽根汁
胡荽酒
胡荽散
胡荽汤
胡荽饮
胡荽子散
胡桃膏
胡桃酒
胡桃散
胡桃汤
胡桃涂方
胡桃丸
胡桃饮
胡桃粥
胡桐泪散
胡桐泪汤
胡桐律散
胡颓子叶
胡燕窠涂缴方
壶公丹
壶公妙剂散
壶隐子双鹿丸
斛夌散
猢孙散
猢狲骨熁膏
葫芦巴圆
葫芦丹
葫芦根散
葫芦花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