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樟木钻

输入关键字:

樟木钻

《全国中草药汇编》:樟木钻

药材名称樟木钻

别名野八角

来源木兰科樟木钻Illicium dunnianum Tutcher,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苦、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祛风止痛。主治跌打肿痛,扭挫伤,骨折,风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根研粉调酒外敷,或浸酒外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樟木钻

药材名称樟木钻

拼音Zhānɡ Mù Zuàn

别名野八角、石莽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红花八角的根、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cium dunnianum Tut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秋季剥皮,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1.5m,稀达10m。根粗壮,红褐色,有樟木香气。小枝纤细,棕褐色,具皱纹,老枝灰白色。单叶互生,常3-8片集生于枝顶;叶柄长3-10mm;革质或薄革质,狭长披针形或狭长倒披针形,长4-10cm,宽0.8-2cm,先端尾状渐尖或急尖,基部窄楔形,全缘,干后稍后卷,侧脉8-10对。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或近枝顶,花梗纤细,长1.5-4cm;花被片12-20,粉红色或红色,最大一片椭圆形或近圆形;雄蕊通常24;心皮8-13。聚合果直径2-2.5cm,蓇葖果8-11,本质,有明显钻形尖头,稍反曲。种子亮褐色,有光泽。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水旁,沿河两岸或山地密林、疏林的荫湿处、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皮中含6-脱氧伪日本莽草素(6-deoxypseu-doanisatin),樟木钻素(dunnianin),6-脱氧樟木钻素(6-deoxydun-nianin)。茎叶中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1-三十烷醇(1-tria-contanol),槲皮甙(quercitrin),莽草酸(shikimic acid)。

药理作用初步证实红花八角中莽草酸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为本品的镇痛有效成分。红花八角醇提物也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而且对5-HT等致炎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性味苦;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消肿。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粉酒调敷;或浸酒搽。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樟木钻 ==>】 古籍全文检索:樟木钻     全站站内检索:樟木钻
黄疸二十八候
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明堂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概论
黄帝杂饮食忌
黄帝明堂灸经
黄帝素问直解
黄中夹黑通尖舌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帝八十一难经
黄帝内经始生考
黄帝针灸虾蟆忌
黄根白尖缩短舌
黄帝八十一难经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明堂偃侧人图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正本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